第17章 开展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第1/2页】
《电力事业:新安江水电站建设与运营》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第17章开展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1956年,国家内务部部长谢觉哉给周恩来的《关于移民工作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中曾讲到我国自1956年开始的移民情况:
移民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开垦荒地,增产粮食和工业原料。同时为了适应国家和地广人稀的地区开展工矿建设的需要,向这些地区移民,使这些地区逐渐繁荣起来。但是由于缺乏经验,移民工作也曾发生了不少问题,有的安置地区接受移民的任务偏重,甚至超过了原有居民的户数;有的安置地址选择不当;有的安置准备工作不够,使移民的生活感到困难,不能及时参加生产。由于这些原因,致有相当数量的移民情绪不安,跑回原籍。
浙江省委书记江华认真细读了国务院转发内务部的《关于移民工作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后,深深感到新安江水库移民虽然没有动迁,但压力已经来了。
全国30万移民就出了那么多问题,新安江水库移民仅浙江就有23万多人,省委已向党中央、国务院许下承诺是绝不能出事的。
江华大笔一挥,当即在国务院转发的报告上签下了决定: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新安江水库移民是硬任务,绝不允许出半点差错,此事由杨思一具体抓。
杨思一是当时省委常委、副省长,江华把这位四明山上下来的老革命放在新安江水库移民的第一线。
这么浩大的工程,这么多的人口迁徙,在新中国成立后尚属首次。
早在1954年11月15日,国家政务院批准撤销衢州区专员公署,改建建德区专员公署。建德区专员公署驻建德县,管辖原属嘉兴专区的于潜、昌化和原属金华专区的建德、淳安、遂安、分水、桐庐、寿昌及原属衢州专区的开化和省直属的富阳、新登,共11县。在大坝所在地新建建德区专员公署。新的区域管理模式为新安江水库移民奠定了体制保障。
1955年9月,建德地委根据浙江省委的指示,确定淳安县荷岭、里桑两乡及中坑乡的玳瑁岭为“上山移民”开发试点,以荷岭乡为主,建立淳安县兰玉坪农林牧畜合作社和里桑乡西岭分社,组织了城镇失业工人、转业军人和库内城镇贫民及农村地少生活困苦的农民550多人,开垦了荒地5000多亩。
在当时强大的安置力度下,人员集中了,资金投入了,但由于地势陡坡,土地瘠薄,加之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人心难安,新垦荒地,农作物的种子都难收回。
兰玉坪农林牧畜合作社被迫停办。14个垦荒深山合作联社都遭同样的命运,中途夭折。新安江水库移民就近“上山移民”安置试点失败。
1956年1月,浙江省天目山区经济开发工作委员会提出了《新安江水电站淹没区移民方案》。该“方案”规划:
新安江水库移民采取开垦荒地,转入农业合作社,就地后靠及迁建城镇等4种方式安置。在建德、金华两地区和歙县安置移民17.8万人,还有8.5万人,依靠新建20家工厂,安排农民进厂当工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