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的军事会议
【第1/2页】
潘强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溪口的军事会议
“滴滴——嗒嗒——”
武岭门边濒临剡溪的那座小洋房,日夜灯火通明,从屋内传出紧张而忙碌的电波讯号,给这年关将近的小镇增添了一种令人不安的气氛。
蒋介石虽然下野退居溪口,可是通过这座小洋房上的天线,向各地发射电波,仍对江南半壁继续发号施令。
1月25日,也就是回到了溪口的第四天,他在奉化这个小山镇会见了何应钦、顾祝同、汤恩伯等高级将领,开了一个小型的军事会议。
在这儿召开军事会议,当然没有在南京国防部大厅或黄埔路总统官邸那样显赫而有威势。这儿没有大型的军事地图,没有铺着红毡的大长桌,也没有隆重的仪式。在这小洋房内举行会议,形式上虽比较随便,但气氛却很紧张。
汤恩伯先汇报说:“南京不知怎么搞的,总裁一走,就放了三百多个在押的政治犯。我找覃异之查问。覃拿了李宗仁的手令,说是代总统的意思……”
汤恩伯也够忙的,五天内已第二次来溪口了。他秘密地在南京与宁波之间飞来飞去,带来了南京最新的内幕消息,以表示他这位京沪杭警备司令在患难期间对老头子的一片赤胆忠心。
“哼!”蒋介石一听,冷笑一声,“他是想抓这个‘释放政治犯’的招牌,抬高自己,打击我。”
“总裁,我已遵照你的命令,把全部政治犯移往上海。”汤恩伯讨好邀功地说。“让他去放吧,看他到哪儿找人去!”
“嗯,对,对!”蒋介石连连点头称是,“我决定把长江防线划分为两大战区:湖口以西归白崇禧他们管,总兵力大约有40个师;湖口以东归汤恩伯你管,我算了一下,大概有75个师,45万人。”
蒋介石用阴沉的目光扫视了在坐的几个人。他见大家精神有些不振,感到几分不快,就用眼睛盯住顾祝同这位参谋总长说:
“墨三,会后你派专人把作战方案送交白崇禧,命其执行,但是湖口以东作战计划不用告诉他们。”
“是。”顾祝同点点头,心照不宣地转动着一对小眼睛。
蒋介石咳嗽了一声,清清喉咙,继续说下去:
“京沪杭战区作战方针大致是:以长江防线为外围,以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以淞沪为核心,采取持久防御方针,最后坚守淞沪,与台湾遥相呼应。必要时我们以优势海空军从台湾支援淞沪,然后待机反攻。”
似乎又是一幅宏伟的作战方案,而不是纸上谈兵了。蒋介石忘情地滔滔不绝地说着,又示意汤恩伯:
“你要秘密地将江宁要塞的大炮拆运上海,不能让李宗仁知道。还有,你在南京孝陵卫总部指挥所,要经常控制一、二百辆卡车,可以随时派用场。你要把主力放在镇江以东,确保沪杭,懂吗?”
“懂了。总裁,卑职一定遵命。不成功便成仁。”汤恩伯颇为慷慨激昂地回答。
1949年的春天,姗姗来迟。江南广袤的大地上,仍然一片冰封。寒流迟迟不肯退去,使刚刚露芽的柳枝索索发抖。
3月2日中午,一架银灰色的飞机降落在宁波栎社机场。机舱打开,从舷梯上走下一个风度不凡的将军。他抬头环视一下这濒临东海的港城,便急匆匆一头钻进前来迎接的小汽车里了。他,就是国民党著名的和谈代表张治中。现在,他作为南京国民政府的代表去北平和中共谈判,临行前,他不得不和退居幕后的当权者再请示一下。与他同机的还有总统府秘书长吴忠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