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策问争议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灶户考科举》最新章节。
应天乡试第一场平稳考过,九名同考官已经准备完毕,就等着誊写过后的答卷,八月十日上午,陆续有试卷送到同考官们的房间。
凌霄和戴济阅卷工作并不繁重,需要最后将同考官提供的考卷,进行排名。
贡院内的考官忙着,贡院外的考生也不得闲。
那些轻信提前漏题的悔不当初,花了钱,题出的完全不一样,不过这些人还在少数,大部分考生在准备第二场的考试。
“不知道这第二场会考什么?”
“第一场五经最后一道题都没有写完。”
“我就说会有截答题吧。”
“光说会有截答题,你又不知道考什么,在那得意什么?”
第二场的试题,凌霄他们已经出好,沿用第一场的作风,并不打破传统,只是在其基础上增添了些新意。
就在第二场考试紧张进行时候,陆续有卷子放在了凌霄和戴济两位主考官的桌子上,按照五经进行分类,根据主考官们对考试判定,从高到低排列。
应天府乡试往年的录取比例一直都是在百分之七,也就是三千考生的话,有二百余人考中举人,所以这些考生中能到在第一场,让凌霄和戴济看到的卷子,最多也便是三百份了。
为什么说第一场考试重要,那便是排名的淘汰法,第一场考试在前的考生,会将三百人左右的名字记录下来,然后在通过这些人第二场答题内容进行排序,两场都佳的再进行第三场排序。
当然如果说第二场、第三场答的非常好,但是第一场答的不好的话,也是有可能在榜上的,只是名次会靠后。
凌霄现在手上看的便是春秋房提供的三十余份考生的试卷,看了这三十份试卷,也可以判断出来这些考官阅卷的公正性。
都是已经誊写过后的试卷,工整、照搬便是誊写试卷的要求。
凌霄看了一圈下来,对这些卷子的顺序没有改动,四书、五经想要做的出彩十分不易,想要出错也很难,除非那些剑走偏锋的考生。
凌霄将更多的期待放在了第三场时务策的考试上,这便是一个主考官的偏好,如果谁时务策做的好的话,那么凌霄很有可能将他的名次提前。
戴济对凌霄出的时务策的题十分担心,在印刷前劝阻凌霄:“凌编修,这题真不能出?”
凌霄:“为什么不出,多好的题,正是朝廷关心的事。”
凌霄出的题便是前段时间,粮食增产和增加田税一事,问的便是如今国库空虚,边防、自然灾害等支出重大,入不敷出,如今,朝廷想了法子,通过肥料改革一事增加了粮食,为了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是否要增加田税。
“你这题出的太冒险了,你就说说题出了我们到时候怎么评卷,怎么排名,要是和皇上,和朝廷的意志相违背怎么办?”
这是戴济最担心的,题是好题,涉及天下百姓和赋税,但是确实在为难他们这些考官,因为它的答案是模糊的,皇上虽然暂时说了不增加赋税,那也是暂时。
凌霄:“这不更好,看哪个考生能解决这个问题。”
戴济哼了一声,“说的倒是轻巧,这对考生没有事,等考试结束,咱俩别说升官了,能不能在原职上都不一定了。”
“那戴大人,你那里有比这个更好的题吗?”
戴济:“有,怎么没有?边境战争、海口贸易,再不济可以出河道治理。”
凌霄:“你说的这些也可以,但是你觉得皇上现在最关心什么?我们要是出了这道题,你想想,皇上会不会看在眼里。”
“皇上能不能看在眼里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户部会想弄死我俩。这个问题只是在朝廷争论不算什么,但是让广大江南考生都来讨论,那答案显而易见的,没有哪个百姓想要增加赋税的。万一以后户部想不开,还想要增加田税,他们的政策怎么推行,到时候就算有张首辅,我们两个也吃不了兜着走。”
凌霄:“如还是增加田税,那我俩这官做到这里也罢,国库空虚,老百姓手里又有多少银两,从穷人手中抢银子,国库什么时候能富裕。
想要获得收入的道路千千万,非要选择这一条,土地兼并的问题碰都不敢碰,非要增加田税,那还不是这条路好走,老百姓反抗意识低,最不容易出事,朝廷的官员图稳,也不想想其他法子开源。
那便让这些新近的举人们,为朝廷的老爷淌出一条路来。”
“这......”
看出戴济的迟疑,凌霄赶紧道:“戴大人,你放心,既然这题是我出的,回头有事了,我一力承担。”
戴济顿了顿说道:“你我两人同为主考官,出这个题两人都有责任,你让我再想想。”
“戴大人,这题虽险,但你想想他也是机遇,不然礼部为什么派我到南直隶来,不派其他人,翰林院侍讲、侍读都没有来,而是让我一个编修过来了,这难道还不够明显?”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