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立碑颂功
【第1/2页】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我老爹是叫门皇帝》最新章节。
明朝虽然户部没那么多的银两,但整个国家的运转却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在某一方面还要比大清要好一些。
即便是户部拿出一年税收的一半,对于整个大明来说,影响不大,这也是为什么大明的财政一直都很紧张,但国家机器却没有出现过什么变故的原因。
户部侍郎闵元以为太皇太后看到这么庞大的数目,会稍稍斟酌一二,但孙太皇太后对于财政了解却不多,一百万两,两百万两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当即就命令掌印太监盖上玉玺,由皇帝的名义下发圣旨,将士兵的抚恤更改。
给自己孙子收拢民心军心之事,孙太皇太后还是很上心果断的。
当这件事情敲定后,朱见深抬起头看着于谦说道:“于尚书,可否为战死之人在他们战死的地方刻下石碑,将他们的名字全部记载上面,也好,也好让他们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有处可循,也能够让众人不要忘记英烈之所在。”
于谦听完后眼前一亮,立碑列传,名传千古,这对于战死的将士们不就是更好的一种宽慰吗。
名单自己都有,此法可行。
可闵元听完后,却是大吃一惊。
这他妈是谁给小皇帝出的主意,一定是于谦,他比我进来的早。
现在可不是后世,石料的运送可是一笔大工程,再加上招收工匠,等等一系列费用,两三万两白银就如同流水一般的从户部库房中流出去。
而正统十四年打的仗实在是太多了。
你要是立碑颂功,不能只在北京城下立一座吧,是不是大同要立,宣府要立,辽东也要立,土木堡是不是更要立了,这可就是数十万两了。
而张辅与朱寿等一行的武官,更是激动非常。
史学家多为忠烈之文臣武将列传传颂,给战死的普通士兵只是一个数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