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邓郁清带队设计施工方案
《雪域通途:青藏公路建成通车》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第7章邓郁清带队设计施工方案
1954年民工们开始修筑青藏公路时,邓郁清应慕生忠之邀,前来全面主持技术工作。
邓郁清经过那次与慕生忠、任启明的彻夜长谈之后,这才明白,这条路一开始就和军人的使命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西藏目前需要的不是一条等级公路,而是一条救命的通道!
邓郁清与慕生忠达成统一后,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即近期和长远相结合的分步筑路方案。先求粗通,在粗通的基础上,立即着后分期分段择要加以改善,并维护正常通车,最后再根据发展需要全面提高。
当时所谓的“粗通”,就是尽量争取在1年以内通车拉萨。“粗”是为了求快速,“通”是关键,是实质,必须在“通”字上狠下功夫,以能经受载重汽车行驶考验作为竣工验收标准,修而不通者必须返工。
为了达到“粗通”邓郁清还制定了以下标准和要求:
关于路基工程,原则上采取就地爬,不做大填挖,但车道3米以内必须填补夯坚实,有条件的地段应加2.5米砂砾路面。
路基的坡度一般不得大于10%,平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5米。路基的宽度在平原和丘陵地带为6米,越岭线及傍山道可减为4米,但应尽量利用地形加修避车道。
凡跨越河流、溪沟,由于材料缺乏,尽量不修桥梁和涵洞,根据各种不同情况作特殊处理。非架不可的桥梁涵洞,由工程师现场设计、指导施工。
由于炸药数量有限,开山工具不足,尽量避免石方工程。但是,为减少浪费,便于以后逐步提高,在选择线路时,必须从长远考虑。这就是说,除个别地段为了避免巨大石方工程有意绕道外,都要事先制订一个具体实施方案。
邓郁清制订这个标准和要求,对于没有设计图纸做依据就进行施工,是十分必要的。不然各搞一套,只要一小段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正常通车。
邓郁清为了统一认识,他要求将筑路方针迅速传达到全体人员,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时立即对已修路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凡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责令原施工队负责返工。
邓郁清帮助公路在艾家沟修路时,由于没有仪器,弯度打不出来,他们只好边修边试。他们用架杆绑成汽车长宽的形状,用人抬着转着比弯度。
公路过楚玛尔河,邓郁清和慕生忠赶上了测量队。这是一支由6名干部、两名工人、1名翻译、1名炊事员组成的小分队,只有两顶帐篷、8峰骆驼和几个皮卷尺。
邓郁清当时就对慕生忠说:“你该往哪里去就往哪里去吧,我一定要同测量队在一起。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定线,这是关键。前面还有唐古拉等好多山,如果线定得不合适,汽车是爬不过去的。”
过了霍霍西里,测量队配备了两匹马,为看路定线提供了方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美食:美食系神豪》《无限公路就业指南》《捻转步舞曲[花滑]》《红楼之平阳赋》《穿书后成了狼孩》《寐姝色》《小僵尸也想世界和平》《泰昌大明》《落崖三载后》《落崖三载后》
张学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