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修建那赤台至霍霍西里段
【第1/2页】
张学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1章修建那赤台至霍霍西里段
1954年7月初,筑路队伍离开那赤台,他们遇到了施工以来的第一座山。
大家起先就听说过,这座山很高,在低处的山口就已经有海拔4700米,它旁边的玉虚峰,海拔竟达到了6000多米。格尔木的海拔是2600米,到这里仅有170公里。
大家都感到很惊讶,他们说,从格尔木到这个山顶最高处,每走一公里就要向上爬30多米,如果从山底下直上山顶,谁知道是这么高呢?
大家一开始都被这些数字唬住了,他们并且还听说这里气候恶劣,生物稀少,更使得有些人沉不住气了。
关于山上的气候,早在修路之前,领导上先来作过了解,山上并没有什么瘴气和邪风,也并没有什么危险可怕,而是因为这里地势突然增高得太多太快,气压的变化使有些人一下子不能习惯,再加上进山以后,周围高峰矗立,沟道内过于狭窄阴暗,也对空气的流通有所影响。特别是加上人的心理作用,所以个别人到山上就觉得这个地方不舒服,总觉得不什么地方不对劲。
这时,领导把这些道理给大家讲明白了,并且针对这里的实际情况,作了几条规定,让大家在生活上注意防止疾病。
第四工程队负责担任这座山的工程。队长王得民和指导员王仕禄时时注意大家的心理变化。虽然大家在动员会上都挺着胸膛提出保证,但是摆在面前的这些实际困难,他们觉得应该有充分的估计,才能更有效地去完成任务。
他们把这一段工程分成两部分,第一阶段先修山根下的乱石沟,作为考验,然后第二阶段再突击过山。并决定,要在整工程计划中特别加强医药卫生和伙食管理,当时指定由郭医生和王仕禄,专门负责掌握以上这两项工作。
7月16日的上午,工程开始了。
大家先来到乱石沟,这是一条阴冷狭窄的沟道,大家发现这里前前后后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要把这些冻在地上的大小石头都搬开,公路才能向上爬山。
大家先用十字镐把冻土和石头砍出一段距离,然后再用绳子、铁杠,撬的撬,拉的拉,把石头拉走搬走了。
事先慕生忠嘱咐他们,可以半天做工休息半天。可是大家在施工中却觉得,这里的气候和冰山,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可怕,完全可以整天工作,甚至还有人偷着晚上去加班工作。
仅仅两天工夫,第四工程队就把10里长的乱石沟修通了。
第二阶段是修过山顶,就不像在乱石沟那么简单了。大家发现,山上阴坡的地方,全是些不知道有多么深的原始冰层。他们把上面一层沙土铲掉,下面就是坚冰冻土。上午消开大约半寸深,到晚上又冻住了。
大家就这样赤着脚站在冰上往下挖,有的地方要挖下去4米深,然后再从对面山沟里背上石头来往里填。大家感到每一尺每一寸都不容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追书书】《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圣拳!》《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宇智波带子拒绝修罗场》《福晋来自末世[清穿]》《欢迎来到我的地狱》《沧澜道》《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我被皇马挖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