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决策规划 第1章 毛泽东提出三峡设想
【第1/3页】
张学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卷决策规划第1章毛泽东提出三峡设想
毛泽东说:“好了。你即刻派人查勘,有资料就直接给我写信,不一定等到系统成熟了才告诉我。”
周恩来指出:“第一,确保质量。第二,要妥善安排移民。第三,设计由长办负责,施工由湖北省政府负责,省长张体学亲自挂帅。”
邓小平说:“我建议由国务院召开一次三峡专业会议。我听了汇报有些看法。三峡问题要考虑。”
1953年2月10日到22日,毛泽东乘坐“长江”舰在“洛阳”舰的护卫下,从武汉往南京。
三天三夜,林一山一直陪同左右。
林一山是位老干部,解放东北时任辽南省委书记,1954年时担任长江治理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水利水电研究和江河治理工作,在治理黄河、淮河问题上,均有独到的见解。
船刚开出,毛泽东就派人叫林一山。
林一山匆忙夹上一本《申报》地图赶来。
毛泽东打开地图,用红铅笔指点着,单刀直入地问:“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
林一山说:“可以。”
毛泽东接着问:“这个问题你研究过没有?”
林一山老实回答:“没有。”
毛泽东问:“为什么?”
林一山说:“我不敢那么想。”
接着,毛泽东的铅笔指向西北高原,指向腊子口,又指到白龙江、略阳、西汉水,问道:“从嘉陵江的上游,白龙江和西汉水向北引水行不行?”
林一山回答说从这两条江向北引水不行,并分析了理由:“秦岭以南的水,由西北向东南注入四川盆地。越往下,水越大,但地势越低。秦岭太高太大,打洞过不去呀,既不经济,又不可能。上游工程量小,但水也小不划算。嘉陵江的道理也和白龙江一样。”
毛泽东点点头,大口地抽烟,一时二楼卧舱里烟雾弥漫。
停了片刻,毛泽东继续在江河之间寻觅着新的突破点。他指着自己比较熟悉的一条河流又问:“引汉水行不行?”
林一山说:“有希望。”
毛泽东眼眼里射出了光芒,他问:“说说其中的道理。”
林一山说:“汉江与黄河、渭河平行,中间只隔着秦岭和伏牛山,越往东,山越小地势越低,水量却越大,引水工程也就越小。”
毛泽东听得有些振奋,他扔掉手中的烟蒂,在陕西汉中以下的一小峡谷上面画了一道杠,问道:“这里修个坝行不行?”
林一山回答:“可以,但是水量很小。”
毛泽东又在安康以下画一条杠问:“这里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