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小股民一夜暴富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成功尝试: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最新章节。
第19章小股民一夜暴富
1983年以前,大坑村人住在大亚湾畔,百十口人靠的是打渔种稻为生,当时人均收入仅几十元。
1983年,国家修建大亚湾核电站时,大坑村迁到了当时被称为王母墟的大坑新村,大坑村人从此洗掉泥腿收起渔网住进了国家给他们盖好的二层小楼,并获得了国家给的几百万元的移民安置费和土地补偿费。
大坑人为天上掉下的这个馅饼乐坏了,分了搬迁费后,他们想把省下的钱均分,按照当时的生活水平,人均两万元也够吃几年的。当时的宝安县政府得知后,打消了他们分光吃净的念头,建议他们“养鸡生蛋”。
1984年,宝安县投资公司成立了,它可以算得上是深圳最早的股份公司,上市前流通股达2.25亿,比已经在市的5只股票中任何一只都庞大得多。
但是此时的人们对股票还没有多少认识,很多人甚至把股票当成是不合法的,在这种情况下,谁会看好宝安呢?宝安上市让普通人难以理解。
宝安上市以后,县里便将大坑村的80万元投了进去,第二年又增加投入50万元。大坑人虽对县政府拿自己的钱心里十分不满,但谁也不敢表示不同意。
当时,村里的一部分壮劳力已在大亚湾核电站端上了铁饭碗,加上海外打工亲人们的不断汇钱回来,这个小村的生活过得也算殷实。
所以最初几年,宝安投资公司给他们的分红也没引起大坑人的期望。
令大坑村村民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会一夜暴富。1991年宝安投资公司改制后更名为深圳宝安实业有限公司,并准备在深交所上市。
上市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分红,每1股送9股,大坑村人投下去的130万元,即130万股,变成了1300万股,每股的成本从1元摊低到0.1元。虽然股市处于崩盘,但在大坑村人眼里,他们的资产爆炸了。
1991年,宝安投资改制后摇身一变,成为深圳宝安实业有限公司,随后,宝安股票于6月25日上市亮相,定位在3元多,这让那些从地摊上讨价还价用两元多买入的股民感到一丝安慰,可带给大坑村人的却是疯狂的心跳。0.1元变3元多,30多倍呀。想想130万的30多倍是什么概念?
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宝安股价在18个月内,从3元多涨到了33.95元。这时大坑村人的心跳得都快从喉咙里蹦出来了,130万的300多倍,变成了多少呢?大坑村人不忍心算下去了,这真是九世修行得来的福气啊。
祖祖辈辈过着“你织网来我打渔”生活的村民,在巨大的财富面前,怎么平心静气呢!
“抛掉,快抛掉,我们要现金。”村民们围着村委会激动地乱嚷嚷。
“可我们这是法人股,不是流通股。”村委会有些为难。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