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外科护士到工地行医
【第1/2页】
《滦水清清:引滦入津工程胜利竣工》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第17章外科护士到工地行医
1982年2月,外科护士郝家华随引滦入津工程来到施工前线。
郝家华是主班护士,他的职责是:打针、发药、输液,量体温、脉搏、血压,吸痰、给氧……这些工作有时一天要反复三至四次。
郝家华生来命运很苦,他3岁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不久,父亲又给郝家华娶了继母。从此,他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母爱。
郝家华只上了两个月小学,就被迫离开了学校。1968年,他刚够入伍年龄,就满怀着希望到公社去报名。但经过体检,身高不够标准。
郝家华并没有灰心,第二年他又去报了名,但还是身高不够。一连3年都是如此。
第四年,身高算是过关了,可医生又说郝家华的以及有点毛病。公社武装部长和大队书记都急坏了,他们的到接兵的人说:“这孩子很苦,你们不带他走,就一个兵也别想带走!”
就这样,郝家华终于穿上了军装,临走时,乡亲们都来为他送行,大家对他说:“家华,到了部队上可得好好干呀。”郝家华说:“放心吧,我决不会给乡亲们丢脸的。”
到了部队,郝家华就把部队当成了家,把战友当成兄弟姐妹。他扑下身子,埋头学习护理知识。3年后,郝家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过了3个月,他被提为护士。
1982年2月,医院随大部队来到引滦入津工地,在火车站卸医疗设备,六七百斤重的箱子要卸下来,再搬到汽车上。
当时,郝家华由于用力过猛,一下把腰给扭了。
郝家华当时并没有太当回事,可后来腰疼得一天比一天严重了,有时弯腰时间长了,连直直腰都钻心地疼,但郝家华还是坚持咬牙挺着。
直到年底,郝家华才去拍了片子,经一位老骨科大夫诊断说:“你第五腰椎峡部挤压骨折,这个部位的骨折不能够再愈合了,今后要特别注意节劳。”
这样,郝家华被定为三等甲级残废。但是,郝家华并没有要求换个轻闲的工作,他仍然像一个健康人一样工作着,甚至做得更多更好。
就在郝家华的妻子女儿先后因病住院,他自己的腰伤疼得最厉害的时候,外科病房里住进一个双手手指开放性骨折的小战士王堂。而且王堂头皮撕裂、脑震荡,伤势比较严重。
第二天一大早,郝家华就来到王堂床前,给他打来了洗脸水,一把一把地给王堂洗了脸。
王堂要刷牙,可又端不住水杯。郝家华就把牙膏挤好,他端着水杯,王堂漱一口,郝家华就喂一口水。刷完牙,郝家华又去给王堂打来早饭,一勺一勺地喂,一顿饭喂了20分钟。这时,郝家华自己还没有吃早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