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寸土不让:解放军发动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
导航

二、军民守卫边疆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一个苏联士兵在装甲车上架起机枪向曹建华瞄准射击,见状,一位老渔工奋力甩出手中的渔叉将机枪撞飞!

●陈绍光一摆手,大喊道:“我们偏要过去,这里是中国的领土,他们凭什么不让我们过去?跟我来!”

●陈绍光率领的侦察兵都是高手,当看到自己的战友被可恶的苏联兵打伤,都气愤到了极点。

●军民守卫边疆曹建华领导军民克制挑衅

1967年12月16日晚上,黑龙江省军区合江军分区副参谋长曹建华带领县委两台车,到七里沁岛检查边民在江上的生产情况,苏军却突然向他们开枪射击。

子弹将县委的小车击中,司机李国荣胸部中弹负重伤,曹建华坐的车4个轮胎全部被打扁,操纵系统被击毁,车子完全瘫痪、报废。

面对苏联的嚣张气焰,中国边境群众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将开枪的苏联边防军包围起来,混乱中双方开始徒手搏斗。

当时,一个苏联士兵在装甲车上架起机枪向曹建华瞄准射击,见状,一位老渔工奋力甩出手中的渔叉将机枪撞飞。

翌日,中方就袭击事件向苏方提出严正交涉,但嚣张的苏方却拒不认账,竟然诬陷中方挑衅……

原来,在肖全夫前往北京之前,边防战士为应对苏军的挑衅,在冷静、克制的前提下,也做着积极的反击准备,尽量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武力冲突。

1966年,在中苏边境斗争最严峻的时刻,曹建华由黑龙江省军区作训处处长调任合江军分区副参谋长,领导军民抗击苏军挑衅。

合江,在建国前东北九省中曾为合江省,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结合部,江对面是苏联的伯力,即苏远东军区大本营,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60年代以前,中苏双方群众和边防军人还能和睦相处,但6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1966年以后冬季,只要中国巡逻人员一踏上冰面,苏方就派重兵前来驱赶。为此,中方据理力争,苏方理屈词穷,从而恼羞成怒,便经常对我方人员拳脚殴打,随后升级到以棍棒殴打,致使中方多人多次受伤。

苏军巡逻艇还多次撞沉中方在江上正常捕鱼作业的渔民船只,气焰十分嚣张。

1968年1月5日,苏军出动装甲车对在七里沁岛上进行正常生产作业的边民实施冲撞,当场撞死、压死5人,重伤450人,轻伤200人。

一天,曹建华带领12名战士在卡脖子岛执行正常巡逻任务,却被七十多名苏军士兵围堵。

苏军一个中尉端着刺刀朝曹建华前胸就刺,曹建华急忙躲闪,刺刀穿透了大衣、棉袄和毛衣,紧擦着左肋而过。

曹建华后来在日记中写道:

你不亲眼目睹苏军的横行霸道,你就不知道什么是欺人太甚!你不亲身经历苏军对我们战友和群众的施暴过程,你就不知道什么是忍无可忍!

鉴于苏联在边境的严重挑衅,沈阳军区报中央军委批准,拟在1968年3月12日前后,在七里沁岛方向进行自卫反击。

但是当时的自然条件太恶劣了,厚厚的积雪达近2米。车辆、马匹无法行动,就是原地不动,5分钟就能被刮来的暴风雪掩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重回年代赶海打猎》《[足球]安东绿茵日记》《福晋来自末世[清穿]》【比奇楼】《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仙子,请听我解释》【科技流小说】《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普罗之主》【大白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换巢鸾凤

换巢鸾凤

其他连载3万字

作者:不止是颗菜

简介:雪竹入宫三年未见天颜,困于偏僻冷宫无人问津。踏出冷宫的那一夜,宫城内哭喊喧嚣,宫娥内侍仓皇窜逃。炙烈火光簇簇照耀下,一身染血玄甲的少年将军收缰勒马,眉目英挺。他居高临下,望着衣裳单薄、仿若风可吹折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