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召开先进生产者会议
第15章召开先进生产者会议
1956年4月30日至5月10日,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提议,由全国总工会主持召开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6182名正式代表和特邀代表,他们分别来自20个民族,28个省、市、自治区,22个产业;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向大会致开幕词。他说:
我们将通过这次大会,交流和总结先进的生产经验和工作经验,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积极精神和创造精神,以便动员全国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把各项建设事业办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从而促进我国建设事业的加速发展。
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向大会致祝词,他高度赞扬了先进生产者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作用,指出:
千百万劳动者在先进生产者率领下为消除落后而斗争,这是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一种动力。
只有坚决依靠先进生产者、普通生产者和生产领导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坚决克服领导工作中各种官僚主义倾向,并且正确地处理国家利益、集体等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把他们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使先进生产者运动得到普遍的、持久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的生产水平和科学、文化、技术水平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地提高。
全国总工会主席赖若愚在大会上作了报告,他全面地阐述了先进生产者运动的意义、作用、原则、方针和目的。
他指出: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最富有群众性的组织,在组织先进生产者运动,充分地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负有重大责任。
在会上,王崇伦、钱学森、华罗庚、张明山等100多名先进生产者代表发了言,介绍了广大职工在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上的创造性劳动,表达了广大职工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热烈的愿望和坚强的信心,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工人的热情。
大会通过总结,交流经验,提出了“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社会主义竞赛原则,并且把它变成了广大职工响亮的行动口号。
在这些先进生产者中,有一位我国著名的炼钢能手,全国冶金战线上的英雄,他叫李绍奎。
1925年,李绍奎出生在河北省玉田县一个赤贫如洗的雇农家庭。鞍山解放后,他在鞍钢第一炼钢厂当了装卸工人。
1949年,李绍奎调到平炉上去学习炼钢。一位当时留用的工程师,见他愣头愣脑,问他念过几年书,识多少字。李绍奎说自己是个文盲,不识字。那个工程师讥笑地对他说:“炼钢可不做吃饭,没有中专文化程度,还想学这个!”李绍奎听了,十分生气。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炼钢,干出个样子来。
在老工人的帮助下,李绍奎学习十分刻苦。那时的平炉炉顶用的都是砂砖,还没有测量温度的炉顶高温计,要知道炉顶的温度多少,全凭眼睛看,所以很容易烧坏炉顶。
李绍奎怕炉顶被烧化,常常是冒着高温和火焰,从炉门喷射口细心观察炉顶的情况,掌握炼钢规律。为此,他的眉毛和头发不知被烧过多少次。
为了掌握用铁锹往炉膛里投补炉材料的技术,他每星期天就在家里用铁锹扬土练习,使扬出去的土又远、又准、又不散。由于他技术提高得很快,又能团结同志,1953年,他被提升为八号平炉丙班炉长。
李绍奎担任炉长后,很注意同甲、乙两班的工友搞好协作。每次出完钢,他总是认真地检查炉体,补好炉;到下班的时候,又总是把炉前炉后清扫得干干净净,把工具和补炉材料给下一班提前准备好,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甲、乙两班。
甲、乙两班的工人,在李绍奎的影响下,树立起整体观念,三个班次的工人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这一年,八号平炉增产了1.5万多吨优质钢,连续被评为鞍山市的模范平炉,并获得了冶金部赠给的奖旗,成为全国大型平炉的一面红旗,李绍奎本人也被选为鞍山市的特等劳动模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谁让他玩游戏王的!》《权力巅峰》【燃文小说网】《穿越七零:杀手从良》《带着超市大逃亡》【穿越流小说】《全民星海时代》《三塔游戏》《灵能者不死于枪火》《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历史召唤: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