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利姆
【第1/2页】
《军事将领》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斯利姆
1.挫折不断
1891年,斯利姆出生在英国布里斯托的一个铁制品批发商家庭。斯利姆从小就有从军并成为一个伟大的将军的梦想,但是他却不那么幸运:斯利姆的家庭相当贫寒,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军事背景,因为当时英国的桑赫斯特军校(相当于美国的西点军校,高级指挥官大多出自这里)还不是公费,所以斯利姆甚至没有办法上军校成为一名军官。
斯利姆踏入社会之初,进入一家当时英国很有名的钢铁公司当职员。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为了进入军队,他想办法走后门加入伯明翰大学的后备役军官训练团,成了一名后备役士官,尽管他根本不是伯明翰大学的学生。
1914年7月,距离一次大战爆发一个月的时间,斯利姆还利用钢铁公司休假的机会特意到德国旅行,观察德军的兵营,为的就是想对未来的敌人有个感性认识。
一次大战爆发,斯利姆进入现役,编入皇家瓦威克郡团。1915年,这个团所在的部队被派往土耳其海岸发起加里波利登陆战役。斯利姆在战役开始以后不久受重伤,回英国休养,1917年3月伤好以后又被派往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服役,再次负伤,养好伤以后转往英国驻印度陆军当参谋,在1918年一战结束时,斯利姆已经是上尉(临时少校)军衔了。1919年,斯利姆从英国陆军转入印度陆军服役。
斯利姆将军1939年二战爆发时,斯利姆任印度第5师10旅准将旅长,驻扎在非洲的苏丹。作为高级指挥官的斯利姆在二战初期曾经犯过不少错误,所幸没有造成什么大影响,而他无疑是个善于学习的人,因此早期那些不太重要的战争成了他锻炼军事指挥艺术的机会,而斯利姆曾犯的战术失误也给他后来在缅甸与日军作战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当时英国和意大利在非洲作战,斯利姆指挥的部队受命向意军据点贾拉巴特进攻。斯利姆一开始对指挥大部队有点经验不足。原因是对地形侦察得不够,结果配属给他的12辆老式英国坦克有9辆坏在崎岖的地形上。占领贾拉巴特本身没有遇到什么麻烦,但由于斯利姆过于小心,没有让部队迅速追击乘机攻占下一个目标,结果一个英国营聚集于贾拉巴特城里,被突然飞临的意大利轰炸机打散。所幸意大利陆军的战斗意志惊人的薄弱,整个战役以英军轻易取胜告终。
1941年1月,斯利姆被意大利飞机扫射负伤,回到印度。1941年5月,伊拉克国内发生亲纳粹反英的武装叛乱,英国中东司令部忙于北非作战抽不出兵力,由英国驻印度司令部派出两个师组成远征军,斯利姆任参谋长。此时第10印度师的师长恰巧生病了,因此斯利姆幸运地被任命为第10印度师少将师长。
平息伊拉克叛乱以后,斯利姆又指挥第10印度师参加过两次中东的作战行动,一次是与维希法国军队作战占领叙利亚,另一次是英国和苏联合作南北对进占领伊朗。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发动全面攻势。1941年12月下旬,日军飞机轰炸仰光,1942年初,日本陆军第15军在坂田祥二郎中将指挥下,以4个师团的兵力向缅甸大举进攻。当时缅甸的英国守军只有两个师。第1缅甸师师长是英国的斯科特少将。这个师是1941年4月才组建的,士兵训练不足,武器装备低劣,而且缅甸士兵对英国殖民者有敌意,士气低落。另一个师是从印度调来的第17英印师,开战以后才仓促运到,师长是科文少将。除了这两个师之外,还有刚刚运到的英国第7装甲旅。指挥驻缅英军的是赫顿中将。另外,参加缅甸战役的还有中国远征军第5军和第6军,由杜聿明和甘丽初指挥。这两个军在作战上由美国史迪威中将控制。
与日军相比,英军不仅人数上居劣势,而且士气低落,纪律松弛,训练不足,再加上没有丛林战的经验,完全不适应丛林包抄、远程渗透的战术。英军的补给和机动完全依靠道路,而且在当时没有值得一提的空中侦察,更不用提空中补给和空中火力支援,所以甚至无法获得准确的战场情报。
1941年3月初,由于缅甸的严重局势,英军任命敦刻尔克的英雄亚历山大中将出任缅甸军队司令,归印度总司令韦维尔上将指挥,赫顿中将转任亚历山大的参谋长。亚历山大的司令部是集团军级,不仅指挥两个英国师,而且指挥中国远征军。因此在亚历山大和英军两个师长之间需要新设立一个军部。因此斯利姆就被任命为新成立的缅甸军军长,下辖第1缅甸师和第17印度师。
缅甸基本上是一个狭长的地形,西临孟加拉湾,仰光在南方,曼德勒在中部,北部是山地,北部的东面与中国云南接壤,西面与印度阿萨姆邦接壤。几条南北向的大河纵贯缅甸全境。
到斯利姆3月19日上任时,英军已经丢了仰光,在缅甸已无成功之机。盟军撤出仰光以后,基本上分两路向北撤退,中国远征军主力为东路,沿锡唐河谷北撤,斯利姆的缅甸军为西路,沿伊洛瓦底江河谷北撤。
斯利姆的任务是可能地稳住战线,在一系列后卫战中组织撤退。应该说,斯利姆的任务完成得还是相当出色的。首先,斯利姆到缅甸的时间比亚历山大还短,接手的又是个烂摊子。而他在短短的时间里让一支打了败仗、士气低落并且正在撤退的军队恢复纪律,而且他把后卫战组织得井然有序,以冷静的头脑处理一个又一个危机,避免了溃败。
这一点比亚历山大在组织后方勤务撤退中的表现还要好。斯利姆在缅甸的一个半月时间,大概只有一次指挥方面的失误。
在4月29日,英军准备渡过亲敦江进印度之前,情报显示日军正在从右翼迂回企图绕到英军背后占领亲敦江上的主要渡口,切断英军退路。斯利姆马上派出了手边一个师的两个旅向北抢占渡口。实际上,日军33师团根本没有试图迂回,而是从南方正面神速溯江而上,30日清晨突然出现在已经失去部队掩护的缅甸军军部和1师师部之间。当时,面对危机,斯利姆表现得相当镇静,他判断出日军也并不清楚实际的形势,因此没有慌忙撤离而是坚持下来,同时急调17师的一个旅增援,从而挽救了一次危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大宣武圣》【多趣阁】《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无限公路就业指南》《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你们修仙,我种田》《阴影帝国》《1978合成系文豪》【墨墨文学】《桃花山刘家修仙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