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青春放歌:青年志愿垦荒队赴边疆垦荒
导航

第20章中央正式提出上山下乡

第20章中央正式提出上山下乡

1957年9月20日至10月9日,中共中央八届三中全会通过《1956年-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

将《纲要草案》中的第三十九条调整为第三十八条,将有关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的内容,作了重大修改。条文规定:

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上山下乡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伟大事业。我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五在农村,农业如果不发展,工业不可能单独发展。到农村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和极其光荣的。

《纲要草案》第一次提出“上山下乡”这个词,并且把上山下乡的主体明确为“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而且把他做为一项长远的发展规划。

10月26日,中央正式公布《1956年-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

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的社论。

社论中说:

人人的生活离不开农业,人人对农业的发展都要尽自己的一份责任。青年知识分子更要把上山下乡当作锻炼自己的最好方式,要在这次大辩论中把自己对待农业生产的错误认识改正过来,下决心长期地全心全意地到农民群众中去。

1958年4月16日,共青团上海市委在文化广场举行了有1.3万多名青年参加的“上海知识青年志愿参加湖北、安徽农村建设的活动分子大会”。

上海市委书记曹荻秋在讲话中说:

目前农村既缺少劳动力,又需要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支援,我们上海有广大的知识青年,这是支援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宝贵的力量。因此,不论从国家发展前途来看,还是从城市知识青年的未来着眼,支援农村,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项极为光荣的任务。

青年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到会祝贺,并就青年前途问题作了重要讲话。

4月17日,胡耀邦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题词:

人人都可以争得为祖国服务的光荣前途,人人都应该努力争取为祖国服务的光荣前途。这就要下定决心吃苦吃亏。能够自觉地吃苦吃亏的青年,就一定能够发出比别人更多的热、更大的光,就一定能够把自己锻炼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共产主义的坚强骨干。

1958年5月,上海2万多名青年出发到湖北和安徽,这是50年代最后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活动。

1957年下半年,上海市已有9000多名知识青年到郊区和皖南农村参加农业生产。

1958年8月,又有两万名知青奔赴湖北、安徽的农场和江西国营德安共青综合垦殖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青春放歌:青年志愿垦荒队赴边疆垦荒》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奉旨成亲

奉旨成亲

其他连载34万字

作者:其君折枝

简介:【先婚后爱/双向暗恋/青梅竹马】徐端宜端庄娴淑,出身名门。京师名门之中,不知多少勋贵子弟想求娶她。谢清崖纨绔浪荡。虽然生得俊美无俦,却门庭败落,自己也是个不成事的。谁也没想到这样的两个人,竟然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