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贤孔子的早年经历
【第1/2页】
大贤孔子的早年经历
周公制定的礼乐,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文明。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至春秋末期,整个社会礼崩乐坏,诸侯割据,连年征战,天下混乱。
至公元前的551年,在鲁国的陬邑曲阜东南的叔梁纥家里,一个男婴降生了,并取名为孔丘,字仲尼。仲尼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只能与母亲颜徵在到外婆家所在的曲阜城生活。
仲尼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仅靠自己纺线织布、种粮种菜、饲养禽畜以及亲友的接济艰难度日。这位无比坚强的母亲,只能把自己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聪颖懂事的儿子身上。受母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仲尼自幼酷爱礼仪,尤其是对祭祀等一些古老文化礼仪有着浓厚兴趣,并且经常做这方面的游戏。
公元前546年早春,一天早饭后,阳光暖暖地照着,大街上传来了悠扬的乐声和嘹亮的锣鼓声。在乐队的后面跟着一队马车。原来,这是某位贵族要进行祭祀活动,参加祭祀的贵族们兴高采烈地坐在车里。
小仲尼赶紧跑出家门和平民百姓一起,紧紧地跟在祭祀队伍的后面。穿过街巷,祭祀队伍来到了曲阜南郊。主祭官和贵族们登上了祭坛,看热闹的布衣平民则有序地站在祭坛周围。
供桌上放着烤熟的猪、牛、羊和油炸的鸡、鸭、鱼、肉等祭品。空气里弥漫着肉的香味儿。只见穿戴一新的主祭官郑重地宣布道:“郊祭大典开始!依规程敬祭天神、地神!”
这次郊祭大典大约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年幼的仲尼始终兴致勃勃地在旁边观看着。直至祭祀典礼结束了,仲尼才回到家里,但是年仅6岁的他仍然兴趣不减。刚吃过午饭,他就在院子里摆上一些坛坛罐罐,模仿起祭礼来。他又当“主祭官”,又当“参祭者”,一步不落地按照程序严格操作着。日复一日,仲尼尽情地演习着郊祭。这一切,都被细心的母亲看在眼里。
有一天,母亲把仲尼叫到身边,微笑着问:“丘儿,你长大以后,是想做管祭祀的官吗?小孩子家怎么天天学礼制呀?”
仲尼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认真地回答:“娘啊!我长大了,要当个为国效力的好大夫,不学礼制能行吗?”
父母一听到儿子有读书的要求,心中暗喜,一把将儿子搂在怀里说:“丘儿真是娘的好孩子!从今以后,咱家里专为你设学堂,你姥爷当过教书先生,我也当教书先生,娘教你读书好吗?”
“太好啦,太好啦!孩儿谢过母亲!”仲尼说完,恭敬地给母亲磕了一个头。
公元前546年,6岁的仲尼在家里跟母亲学识字。只用了6天的工夫,仲尼就把300多个字学会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长城中文网】《从泰坦尼克号开始》《漫画路人自救指南》《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火趣阁】《领主游戏:开局一艘末日方舟》【新铅笔小说】《沼泽领主:我有情报系统》《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酷狗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