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建设后方:全国三线建设掀起高潮
导航

第11章 彭德怀流泪追悼铁道兵战士

曾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1章彭德怀流泪追悼铁道兵战士

1970年,修建成昆线时曾发生了这样悲壮的一幕:部队在一座高山上宿营,白天,一场暴雨冲走了战士的被子,夜间,又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早晨一看,宿营地不见了,全埋在雪地里。战士蜷曲的身子像一座座雪丘,军号一吹,雪丘里站起了一个个雪人,然而,有两座雪丘却静卧在雪原中,永远永远没有站起来……

战友们为祖国献身,亲人为祖国牺牲,共和国的史册上镌刻着他们的功绩;铁道兵的军旗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

在攀枝花烈士陵园里,一座墓碑上写着:“孙剑明烈士,四川成都市人,男,汉族,1949年6月出生,1968年入伍,1970年4月17日在渡口建设中因公牺牲时年20岁,中国人民解放军8727部队”。

一位老兵回忆说:

剑明本可以不牺牲的,当时,组织上准备调他去机关任参谋,征求意见时,他却说:我是红军的后代应在艰苦的施工第一线多锻炼做贡献。于是,为了排除“哑炮”,为了毛泽东主席“与帝修反争时间抢速度”的命令,他倒在了成昆线渡口支线的九道拐隧道,倒在了塌方砸下的巨石中,牺牲在成昆铁路1970年7月1日通车之前,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位65年入伍的四川泸州籍老兵。

当年国务院大西南三线建设总指挥彭德怀元帅在视察成昆铁路工地时,深深地为铁道兵战士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所动容。在向烈士墓地献花时,这位信奉“慈不掌兵”的老帅潸然泪下,他动情地说:“一定要把墓碑立在沿线最显眼的地方。”

修筑成昆铁路,遇山钻隧道,遇水架桥梁,因而开凿隧道非常艰巨。

彭德怀在视察成昆铁路铁路工程后认为,隧道是龙头,突破隧道施工,可以带动全线,龙头动了,龙尾也就跟着动起来了。

在成昆铁路施工过程中,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技术落后,但施工队伍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采取了许多施工方法,充分体现了筑路大军的集体力量和创造性,其主要体现在几大重点工程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相关小说推荐

1小玲建军

小玲建军

其他全本9万字

作者:空中云点

简介:丈夫常年在外,寂寞儿媳和公公同一屋檐下,一场情感纠葛,伦理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