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对准毛泽东
【第1/2页】
《开国大典》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目标对准毛泽东
1949年6月,全国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突破长江天险,端掉了国民党的老巢南京,攻下了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正向南奋力推进,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行将结束,新中国即将成立。为庆祝胜利,迎接新中国的到来,毛泽东决定于7月1日中共诞生28周年之际,召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及爱国侨胞代表,和中国共产党代表一起,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集会。会上他将代表中国共产党就即将建立起来的国家发表施政演说——《论人民民主专政》。
集会的地址选择在北平先农坛。
北平刚解放时的治安情况极为复杂。它是座古都。国民党当政时虽定都南京,但北平却是它在华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几百年的封建积累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使北平在解放后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残渣余孽,国民党更是在撤退时布下了严密的特务网。这些特务的任务就是在北平制造暴乱和混乱,暗杀中共要人和其他知名人士。据估计,北平的特务和国民党的流散官兵达十几万之多。这些人的存在,对毛泽东和人民政权是一个极大的危险。自中国人民解放军1月底进入北平,近半年的时间里,经华北军区、北平市公安局等单位的全力整治,北平市内的这些危险因素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7月1日这一天,毛泽东参加集会,将是他进入北平后首次在住地外正式公开亮相。保卫好这次集会,保卫好毛泽东的人身安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为做好这一天的保卫工作,公安部门制定了详细措施。其中包括对登记在册的国民党特务分子及重点可疑分子在7月1日这一天实行严格管制;清理会场及周围环境;加强了对会议场所及各主要通道,尤其是毛泽东从香山到先农坛必经路段的治安;密切注视社会各方,尤其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反映等等。
事实证明,公安部门的高度警惕是非常必要的。
就在7月1日前几天,公安部门获得一条重要情报,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已于近日派特务潜伏到了北平,企图破坏这次集会。
原来,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他们在大陆的失败,但在军事对抗上他们又连招架之力都丧失殆尽,于是阴谋在中共的后方制造混乱,瓦解民众之心,战士之气,以挽救他们在大陆上的败亡之势。在北平,他们策划了一系列破坏事件,但先后都以失败告终。不久,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通过残留在北平的特务,得到了中共将于7月1日举行集会,毛泽东将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的情报。他们决定指派特务,潜入北平,在7月1日这天刺杀毛泽东,制造重大混乱。
对这一非常重大的刺杀活动的人选,保密局也是颇费了一番脑筋。
他们认为,能否成功地完成刺杀任务,关系到他们在大陆的最后利益,并有可能由此造成战场形势的逆转。事密则成,因此,除有关这次刺杀活动的计划要严防泄密外,直接参与刺杀活动的人员越少越好。人少则目标小,不大引人注意。被选派的人必须经验丰富,技艺高强。这样才能保证任务的成功率。
执行这一刺杀任务的人,他们挑选了外号叫“赛金豹”的特务崔铎。此人三十七八岁,矮墩墩的一副干练相。他从师于保密局有名特务段云鹏,在保密局干特务工作多年,以狡诈敏捷,武艺高强,下手狠毒出名。他有一个特点,随身总携双枪,抬手举枪,百发百中。保密局把赌注押在他身上。
崔铎受命后,即只身悄悄前往北平。到北平后,他先去踩了一下点。根据提供的情报,毛泽东坐汽车从香山出发,经前门大街前往先农坛。他到先农坛去察看了一下,那里戒备较严,要混进去很不容易,而且似乎不可能。他又转到前门大街溜了一圈,发现那里街道拥挤,房屋多,小胡同多,往来的人也多,便于行事,便于隐蔽,环境比较理想。于是他在前门大街选了一个小院子作为落脚点。这里靠近闹市区,出胡同口即是喧嚣的街市。街市两旁,各种商店、货栈拥挤在一起,挑零担的、摆地摊的、做买卖的、耍江湖把戏的、闲逛的、看热闹的,你来我往,鱼龙混杂。
崔铎在这里住下后,也不轻易外出,小心谨慎地做他的准备工作,等待7月1日的到来。
再说北京公安部门获得有关情报后,即迅速开展侦破工作。但是,除已得知派遣特务的大致特征外,该特务此刻在北平什么地方,是否还有其他同伙,其具体执行什么任务都不甚清楚。侦破工作暂时缓慢下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