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挽残局请少帅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欲挽残局请少帅
1947年5月,莫德惠奉命飞往台北,正赶上魏道明出任台省主席,两人不着边际地晤谈一阵,莫德惠便在保密局台湾站人员陪同下前往新竹井上温泉。该处戒备森严,虽然还没有三步一哨,五步一岗,但一百多名内政部直辖警察把这一地区团团围住,里外人等,都不得越雷池一步,监视张学良的刘副官闻讯相迎。莫德惠忙问:“怎么不见汉卿?”刘副官道:“张先生一向不准随便行动,如无上峰手令,任何人不得同他接近,日子久了,他也懒得走动了。不过他有时兴发,也率领卫士前往山地打猎。”边说边走到张氏羁留之地,莫德惠举眼望去,只见张还算结实,只是身边的赵四小姐已失昔日艳丽,上唇微瘪,一咧嘴,上牙便露出一个窟窿,想是拔牙未镶,增加了一分苍老憔悴之感。张学良忙请莫德惠屋里就坐,笑声爽朗,举止有力,这情形使来客纳闷,但还未发问,张学良就笑吟吟从书桌上取出一首诗道:
“柳老,您难得来此,且多住几天归去。昨夜听说您要来,我兴奋得几乎通宵不眠。”张学良有了叹息之声:“柳老,自从‘奉命读书’以来,没有一个人来过。我倒不怪友朋见弃,亲戚断绝,因为我知道如无蒋主席手令,任何人想来也不行。因此,我先准备了一首诗送您。”
莫德惠忙戴眼镜,接过细读,只见上面写道:
十载无多病,
故人亦未疏,
余生烽火后,
唯一愿读书。
莫德惠读过,不断向张打量,连称好诗。张学良道:“柳老要否知道,这四句诗从何而来?”
“当然当然。”莫德惠道:“世兄请与我一说。”
“是这样的。”张学良道:“第一句‘十载无多病’,就我本身言,只闹了一次盲肠炎,在贵阳开的刀,这里指的是害了不团结之病,内战之病,病不多。”
“哦!嗯!”莫德惠暗吃一惊。
“第二句‘故人亦未疏’,就我个人言,被囚中尚得柳老探看,故人本已疏远了,但也可以说尚未疏远。就国家言,虽然经过了团结抗战这一阶段,故人是进步了,但现在,故人又恢复了旧态,又退步了,又从事内战了,又与西安事变前相差无几了,相去不远了。”
莫德惠大出意外。
“第三句‘余生烽火后’,漫天烽火之下,凡得生存之人,都是余生,被囚之人不啻时时都在烽火之中,活着也是余生呢!第四句‘唯一愿读书’,被囚之人无事可作,只有读书,即使自由了,但既不愿参加内战,又不象已往那样有力量调停内战,促成团结,也还是无事可作,只有读书,所以说‘愿’。读书可以明理,明理可以断事,也自有快乐。”
莫德惠绝对没有料到,他还没开口谈到正题,张学良却已把大门关了。
于是莫德惠岔开话题道:“这一次来,主席和夫人要我给你带些吃的,另外还有两本书。”
张学良谢过,忙问:“书?那很好,我只缺乏这个。是两本什么呢?”莫德惠便在行囊中郑重取出,双手交付道:“是《明季裨史》,和《烈皇小识》。”张学良苦涩地一笑道:“柳老,人们都知道我在研究明史,实在很不好意思,我懂得的东西,实在有限得很。”
“你太客气了。”莫德惠道:“人们都知道你在研究明史,而且很有成绩,是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保卫延安》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