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众志成城:中国取得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全面胜利
导航

第5章 广州第八医院抗非典

【第1/2页】

第5章广州第八医院抗非典

2003年2月1日,大年初一清早,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唐小平就召开中层干部会议。

各位同仁,广州正流行一种叫“非典型肺炎”的传染病。上级指令我们市八院,从明天起,就开始接收这类传染病人……

唐小平个子不高,黑黑实实的。单看唐小平的相貌,看不出他是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病毒性肝炎及艾滋病优秀专家,2002年“广州十大杰出青年”。

唐小平院长原准备与父母亲一起到深圳过春节,疫情一来,一切让路。

“今晚就是不睡觉,也要把明天收治传染性肺炎病人的全部准备工作做好。现在离明天8点,不到20小时了,开始行动吧!”唐小平下了动员令。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也叫传染病医院,几里远也可以看到病房大楼上的这个招牌。除了收传染性肝炎病人之外,还专收艾滋病人。这两种病都是接触性传染病,你不接触病人及其物品,就不会传染上。

现在要收的却是呼吸性传染性,病毒弥漫在空气中,如何进攻和防守,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官还是兵,都是一场从未经历过的战斗。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战争,说什么时候上就什么时候上,刻不容缓。

初二早晨,一辆辆呼啸着的急救车,把第一批“非典”病人送进了医院,战斗正式打响了。

感染科主任蔡卫平首当其冲。他对病区里每一位病人都细心检查,认真处置。那时,对非典型肺炎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既不知道它的来源,也看不清它的面目,诊断标准更没有形成,全凭医生的仁心仁术。

“非典”病人如潮涌来,短短几天就升到150多人,仅2月6、8日两天,每天就收治30人。

病区的医生护士全都踩着秒针上班,一直干到深夜1点。每天不知道走了多少路,即使穿着最柔软的鞋,脚也打起了泡;而且,许多路是推着导弹一样的氧气瓶跑的。

2月,是广州最寒冷的月份,被汗水湿透了的内衣,被寒风一吹,冷得又不由得直打哆嗦。护士胡嘉茜、郑淑芳,护士长农菲、医生何凯茵由于加班过度疲劳,累得晕倒在病房,醒过来后,又投入紧张的战斗。

病房很快爆满了。2月8日,遵照卫生局指示,马上开辟第二“非典”病区,由博士医生张复春主任挂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席卷天灾

席卷天灾

其他全本104万字

作者:黄小婵

简介:预收1:带着超市大逃亡重生回来的乔青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让丈夫回家。“请不了假?那你就跟老板说你老婆要跳楼了!”她冷静地开始网上购物,约师傅上门来改装门窗、加装水箱、安装太阳能,铺地暖……直到各种物资堆满家中每一寸土地,丈夫风尘仆仆出现在眼前,乔青青才大哭着扑上去“我好想你!”十年了,在那风雨交加,浮萍飘零的日子里,我每一天都在想念你。这一次我们要一起面对席卷而来的末世天灾,就算死也要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