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泉州市力促经济发展
董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6章泉州市力促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发展资本市场做了明确的部署。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快推动企业境内外上市,是各地解决企业融资难、促进企业制度创新、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如何结合地方的实际,更好地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成为泉州市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1984年11月,中国首家股份公司,即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标志着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开始进入并影响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以及党的十四大提出“积极进行股份制试点工作”后,股份制突破了多年的思想桎梏,重新焕发活力。
泉州作为改革开放地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民营经济集聚区”,1991年8月,首家股份有限公司,即福建石狮新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揭开了泉州股份制改革与上市的序幕。
从1991年至1996年底,先后有7家股份公司成立,改制企业涉及国有、外资和民营企业。两家企业上市,即福建豪盛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福建石狮新发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此阶段,由于对企业改制上市及资本运作缺乏认识,以及受其他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泉州市设立的股份公司数量少,股本规模小。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这为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
1999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证券法》,以法律形式,规范资本市场运作和规范交易行为。社会各界及企业对股份制作用的认识与实践,逐渐深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和企业境内外上市,进入稳步的发展时期。
福建惠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石狮供水股份有限公司两家股份公司,加大资本运作步伐,实施增资扩股,筹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企业上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1年,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实施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取消股票发行额度控制,采取股票发行核准制。股票发行从向国有企业倾斜,转向各种类优势企业。
股票发行实施核准制,将上市机会公平地赋予每个企业,为优质的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泉州市委、泉州市政府,抓住机遇,顺势而为,适时加大对改制上市的扶持、引导力度,成立了泉州市企业上市领导小组,加大了对企业改制上市规划引导、上市资源培育、资本运作知识培训的力度。
先后出台《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经济的意见》政策文件,有力地推动了泉州市企业的股份制改制和上市力度。
泉州市企业改制上市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此阶段,泉州市企业改制上市力度加大,成效显著:一批规模较大、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国有企业、“二轻”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及其他民营企业等,各种所有制企业,相继进行股份制改制。
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成立股份公司,总数占全市股份公司的40%,股本超亿元的股份公司有4家。
此外,福建恒顺洋伞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上规模、效益好的民营企业,也开始进行股份制改制工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抖音书院】《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重生1982搞渔场》《我能看穿万物信息》《大明汉高祖》《是兄弟就来踢球》《东京:超凡寄生》《穿到古埃及饲养法老》《买活》《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