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武先涉草地
【第1/2页】
《一二九学生运动》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杨成武先涉草地
杨成武率领的先头团是8月21日开始进入草地的。从毛儿盖出发,沿着通往松潘的大路前进。大约走了二十里,到了一个叫作七星桥的村庄。这个村子不算大,靠路的左边有一溜矮小的藏屋,过了这排房子,就转向西北,进入一个无名的山谷——草地的边缘了。
这个青翠的山谷里有一片密密的树林,按照出发前发出的命令规定:每个战士都必须拣些干柴枝,以作为途中烧水、烤火之用。每人还必须背上一些用木头做的上面写着“由此前进”的路标。此时,先头团每个战士身上,除了随身携带的武器、背包外,还背了几斤干粮,如今又添上一些柴禾、路标,负重增加了,行军也更加艰难了。但是,为了战胜草地上的饥饿、寒冷的爱国情绪的鼓舞,红军战士,忍受住了这些困难。
大家艰难地攀山越岭,穿过这片树林,便踏入了茫茫的草地。
杨成武骑在马上,举目远望,草地的情景真使人怵目惊心!呀,前面的草原茫茫无边,在草丛上面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草丛里河沟交错,积水泛滥,露在外面的水呈淤黑色,散发着腐臭的气息。这里没有石头,没有树木,更没有人烟,有的只是一丛丛长得密密麻麻足有几尺高的青草。在这广阔无边的泽国里,简直找不到一条路,脚下是一片草茎和长年累月腐草结成的“泥潭”,踩到上面,软绵绵的,若是用力过猛,就会越陷越深,甚至把整个身子都埋进去,再也休想从里面爬出来。
六十多岁的藏族通司看到杨政委和团长拿着望远镜发愣,便从担架上下来,他拄着拐杖,走近他们,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
“往北,只能走这条路!”
杨点点头。可是,心里在想,路在哪里呢?这一片茫茫泽国!
“只能拣最密的草根走,一个跟着一个走过去,就是这样,几天几夜走出了草地!”老通司呐呐地补充道。同时,他又说:“草地上的水淤黑的,都是陈年腐草泡出来的,有毒、喝了就会使肚子发胀,甚至中毒而死。别说喝,就是脚划破了,被这毒水一泡,也会红肿溃烂。当然,通司的话极为重要,团长与杨政委商量后,立刻作为一条纪律——不准用草地上有毒的水,命令一个个传下去。稍作停顿,大家便按通司的要求,一个跟着一个,小心翼翼地踏着密集的草根,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去。由于天阴又有浓雾,根本分不清方向,好在可以靠通司和手中的指北针。
草地天气一日多变,早晨浓雾蒙蒙,天昏地黑,中午突然一阵狂风,吹开了天上的积云,于是,天空忽然晴朗,从轻云里射下柔弱的阳光;可是,到了午后,乌云密布,气温骤降,不一时,狂风四起,大雨滂沱;黄昏时,由于被这一阵莫名其妙的暴雨袭击,河水挡住了去路,只能在一个稍高的小坡坡上露营。
杨成武首先安排了通司的休息处。为了保护这位老人,用带来的一块油布,支上木棍,油布的四个角各扯上一根绳子,算是帐篷,让他睡在里面。政委、团长与战士们一起,把背包当作凳子,相互背靠着背,以对方的体温取暖,可这怎能抗冻呢?得烧点火烤烤才行啊!可是,大伙从七星桥带来的柴禾大都给淋湿了,好在宣传队有个叫郑金煜的小鬼,虽然只有17岁,人却很聪明,他一路上贴身藏了几根柴禾始终没有淋湿。大伙就用这几根柴禾当引火柴,好不容易地点燃了。大家烤火时,又烧了一脸盆开水,每人分着喝了一小杯。有的还就这水拌着青梨麦面吃了一点,好像这一吃就解除了饥饿与疲劳似的。不过走了一天,这也许是草地上最好的一顿饭了。
吃过饭,大家正想睡上一觉。怎知天公不作美,骤然间又下起倾盆大雨,雨中还夹杂有冰雹。油布、树棚、油纸伞都不顶用了。天漆黑,四野茫茫,走也没法走,战士们只能硬挺挺地坐着,忍受着,雨水直往身上淋,衣服都湿透了,全身冻得直发抖,但是谁也没有做声,谁也没有半点怨言。“北上抗日,走出草地”的信念鼓舞着所有人,就这样,背靠着背,半醒不睡地坐着,给雨淋着,度过了茫茫草地的第一个长夜。
第二天,拂晓时分,吹响集合号,在号音中大家揉了揉眼睛,收拾了一下简单的行装,抬起又酸又重的两腿,又继续上路了。
现在红军按照通司的话说,正在向草地的中心部进发。
越往草地中心部,困难越是严重。
草地中心的气候更是捉摸不定,时风时雨,忽儿漫天大雪,忽儿冰雹骤降。
记得第二天下午,战士们抬着通司走完了几十里地,来到一座山背上,迎着飘雪,通司指着不远处一块山丘说:
“那是分水岭。”
大家又走了几里地,爬上这个既没有树木,也没有石块的土丘,眼前闪亮着一条河流。通司一边帮着插着路标,一边看着眼前的河流说:
“我们从毛儿盖来,经过的河,都流入岷江了。以后那水又流到宜宾汇合到长江了。过了前面那个小山,这河里的水就由南往北流,进入玛曲江后,就流到黄河里去了。所以那叫分水岭。”
听完他的介绍,再极目北望,果然北面是一片水域,原来川康高原、青藏高原上的雪水都流到这里,肥沃的草地成为泽国,正是它常年不息流动的结果。
战士们在“分水岭”插上路标,又继续前进。这里由于地势偏高,地面比较坚硬,河水不时地从大家的旁边流过,而随着水势,冲刷出一条弯弯曲曲的水道,看起来十分绮丽。它铺在绿茵茵的草原上像一条条彩虹扯成“之”字形的图案。战士们高兴极了,恼人的草地上居然还有这样逗人的地方,简直可称是草地的花园了。但是好景不长,如果说,沙漠上可以看到“蜃楼”,那么草地上现在见到的只是片刻的“海市”。不用多久,全部便陷入比头两天还要艰难的困境了。也许,这里才是典型的草地哩。
绿茸茸的水草,全泡在水里,一脚下去,水没到膝盖,“路”都浸在污浊的水里,地下是多年的腐叶败草,土质松软,一伸出脚,至少陷地半尺,许多人的草鞋给泥巴沾去了,而且连找也没法找,更可恶的是隐没在这水草下无底的泥潭,人、马一陷入,愈挣扎愈往下沉,假若别的援救,那连救的人也要陷下去。偏偏这时又下起雨来。大家怀着如履薄冰的心情,踏着前面人的足迹,慢慢地前进。而且每走一步,都要慎重地举起,慎重地踏下,纵然如此,还是一不小心就陷下去了。小战士谢德全就是如此,大半截身子陷在泥水里,手抓住一把草拚命地挣扎着,幸亏同志们离得近,急忙靠上去,把他救了出来。
救起那个同志,又走了一段艰难的路,总算在黄昏赶到一个难得的小山坡,于是,杨政委命令全团就地宿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天命在我》《黄昏分界》《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我在古代搞文娱》《神话:灵性支配者》《谁让他修仙的!》《末世第一狠人》【科技流小说】《噩梦使徒》《撞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