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交权成必然
《遵义会议》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博古交权成必然
进入川南后,敌情又发生了急剧变化,川军十几个旅的兵力按照蒋介石的命令,不但在长江凭借天险沿江布防阻截红军渡江入川;而且派主力集结川南地域,企图配合蒋、滇、黔、湘诸敌,围歼红军于川南狭小地域。红一方面军为打通过江入川西的通道,攻击永宁城又没得手,并且川敌在2月1日和2日两天又截断了红一师和红二师,阻击红军渡江入川。在这种军情下,党中央和军委如果仍像过去那样机械地按渡江作战计划强渡长江,显然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时,仍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博古,片面地过低估计了川军作战能力,坚持原定战略计划,主张在川南同敌人死打硬拚,夺路冒险去渡江入川西。正如周恩来事后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所说的:“当时博古再继续领导是困难的,再领导没有人服了”,“洛甫那个时候提出要变换领导,他说博古不行,我记得很清楚,毛泽东找我去说,洛甫现在要变换领导。我当时说,当然是毛泽东”,毛泽东说,不对,应该让洛甫做一个时期”,“当时就让洛甫做了”。博古只有离开党中央最高领导岗位,从组织上彻底纠正其错误,才能把党和红军从险境中挽救出来。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胜败的因素。这是一条真理。由此可见,“博古交权”在当时是势在必行了。这是党的利益的要求,是必然的。
据此分析,2月5日晚,中央负责人在高坎召开了政治局会议,首先完成了张闻天接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的“交权”任务。接着在张闻天的主持下讨论了“中区的问题”和红军的战略方针问题。从高坎会议关于这两个问题的内容看,反映了毛泽东的路线和战略战术原则。会议作出了在撤离中央苏区时中央未能完成的中区组织领导问题的决定。这充分说明了是在“博古交权”之后,在张闻天的主持下,对当前红军所面临的形势作出的关于战略方针问题的决定和对中央苏区作出的“三条”决定。
张闻天日记中说:“当时政治局许多同志推举我当书记”,我“被抬出来代替了博古的工作”。这也说明了是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出“博古交权”的组织决定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汉风烈烈起南洋》《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庆余年:范府大宗师》《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红楼之平阳赋》《了了》《穿书后成了狼孩》《普罗之主》《带着超市大逃亡》《落崖三载后》
潘强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