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明理通达(6)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第三章明理通达(6)
土豆吓跑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印度洋所罗门群岛海域,曾发生过用土豆“击沉”潜艇的奇事。
美国海军“奥班农”号驱逐舰巡弋在所罗门群岛海域上,突然发现右前方有一艘正在露出水面的日本潜水艇,日方也发现了“奥班农”号。双方都被这突然遭遇弄得惊慌失措。
潜水艇装有水雷,因大部分日本兵都已跑到甲板上,来不及施放水雷。“奥班农”号的炮手在慌乱中,竟然弹弹虚发。
潜水艇开足马力迅速向“奥班农”号冲来,很快就接近其左弦,进入了舰炮射击的死角,而美国兵来不及拿起轻武器进行射击。在危急之中,一个叫斯密思的下士抓起甲板小舱里的土豆,连连向日本潜艇掷去。日本兵误以为将要落到他们头上的不是手雷就是炸弹,一个个连滚带爬地往艇内钻,指挥官下令紧急下潜,开足马力,仓皇逃命。谁料想仓卒中碰上暗礁,葬身海底。
这则奇闻,是事情发生后四十多年才披露的。
英军巧摆“迷魂阵”
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利比亚和埃及边境地带,英国第八集团军为进攻德军防线,在沙漠里建立了一个大型铁路终点站,用以卸载和储备大批作战补给品。为了给德军造成假象以迷惑敌人,英军在该站附近设立了一个假补给基地。在真终点站与假补给基地之间铺设了铁路,铁路上亦有货车运行,造成一种运输繁忙的假象。基地内停放着许多卡车、装甲车、坦克,这些作战物资经常变换位置。不过,这些车辆都是模型。英军还特地安排卡车运输队不停地在假基地内频繁通行。基地周围还配备了高炮连,既给假基地增强了真实感,还能有效地阻止德军侦察机的接近,以免看出破绽。德军果然中了这个“迷魂阵”的计。假基地牵制了大批德军轰炸机,不仅掩护了终点站的安全,还使德军对英军的作战行动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改头换面的老财阀
洛克菲勒为人恶毒奸诈,为了赚钱及吞并其它公司而不择手段,是同代美国人心目中的恶魔。
垄断地位确立以后,他便动手积极改善自己的形象。尤其从1913年以后,洛克菲勒搜罗了著名宣传家艾维·李,由他一手掌管美化形象的任务。
为了不使人们感到洛克菲勒是在自我标榜,艾维·李从不宣布洛克菲勒某日某时给了某个基金会大笔赠款。他的办法是暗示受洛克菲勒赠款的人或基金会在报上发表一个感谢声明。艾维·李还常写一些特写报道,叙述这位慈祥的大富翁如何虔诚,怎样到教堂去做礼拜,怎样同邻居们友好相处及玩高尔夫球等。总之,他的原则是以一些低调的文字来使公众对洛克菲勒这个人产生一些新的看法。
这些宣传的收效很大。把洛克菲勒看作恶魔的一代人已上了年纪,正在相继离开人世。下一代人从宣传中知道的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怎样慷慨解囊,如何发展医学事业造福人类,怎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认购了几百万美元的公债。公众所看到的洛克菲勒已是一个息事宁人,与世无争的老人,他再也不是头戴大礼帽,身穿礼服和细条纹裤子,由一批保镖簇拥着前往参议院参加意见听取会或到法院打官司的洛克菲勒,而是虔诚地在教堂做礼拜,穿一条灯笼裤子打高尔夫球的洛克菲勒,或者是坐在宽广的草坪上同他的五个孙子玩耍逗趣的洛克菲勒。他在晚年逐渐成为一名传奇式的人物了。
1926年,有一期《星期六晚邮报》写道:“可以确切地说,约翰·D·洛克菲勒已经碰到过生活向人们提出的一切问题——父道、人品清白、理财之道、对子孙后代的责任、长寿之道、宗教信仰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他都能作出聪明的回答。”
艾维·李的形象改善术的确很高明,他的主要方法即是让大众感到宣传的一切是真实的,具体实在的。
飞行员智脱虎穴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有一个苏军飞行员因驾驶的飞机中弹起火,他被迫降落到一个德军机场。在黑暗中,谁也没有发现他。飞行员看到前面灯火通明处停放着一排飞机,那里人声嘈杂。他分析,黑暗隐藏着危险。于是,他毅然朝飞机和人群走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