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明理通达(3)
【第1/2页】
第三章明理通达(3)
白米哪里来
北宋时候,有个大奸臣名叫蔡京。他的一群孙子,一个个娇生惯养,只知道吃喝玩乐,其他什么也不懂。手下人想讨好蔡京,常常当着蔡京的面,夸奖这群膏粱子弟如何如何聪明。蔡京听了,心里好不欢喜。
一天,蔡京在家无事,忽然兴起,便把孙儿全叫到跟前,想当面试试他们。蔡京问道:“你们一日三餐白米饭,知不知道白米是哪里来的?”
一个孙子在家见过仆人舂米,抢先回答说:“这个我清楚,白米是从石臼里出来的呀!”另一个孙子见过仆人运米,米全用草席口袋包装,便说:“不对,白米是从草席里出来的呢!”蔡京听了哭笑不得,他那股高兴劲,一下子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米芾拜石
北宋徽宗时候,大书画家米芾曾被派到涟水当官。上任这天,县衙抬来一乘八抬大轿来接他。米芾身穿新官服,正儿八经的,看起来威风凛凛,衙役们连大气也不敢透一下。
涟水这地方离奇古怪的石头很多,又好看又好玩。进了衙署大院,米芾看见有一块石头像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子,有胡子有眼睛的,高兴得不得了。这时,他把官老爷的身份忘得一干二净,瞪大眼睛,张开嘴巴围着石头左转右转,上下打量着。看呀看呀,他突然“扑”地一声跪在地上,朝着石头不住地磕头,嘴里“石兄”“石兄”喊得非常亲热。
衙役们见新老爷疯疯癫癫的,个个掩着嘴偷笑。礼拜完了,米芾才正正经经地步入衙署。“拜石为兄”的故事很快就传了出去,人们给米芾起了个雅号,叫他做“米癫子”。
徐渭题匾
山阴名士徐文长身怀四绝,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有个财主想借徐文长的名气抬高自己的身价,便出重金请他题块匾额。
从来不愿跟豪门富户打交道的徐文长,这次竟破例地答应下来,随手在匾额上写下“竹苞”两字。
财主好不高兴,回去立即请人刻好,张挂了起来。亲朋好友见了,啧啧称赞道:“徐文长的字铁画银钩,龙飞凤舞,不可多得。如果不是深交,怎能得到他的墨宝呢?”说得财主心里乐开了花。
一个穷秀才在一旁听了,不禁冷笑起来。大家问他笑什么?他说:“‘竹苞’这两个字,拆开来就是‘个个草包’哩,怎么不好笑呀!”众人一听,都笑得捧着肚子。
“拜堂”
一天,徐文长和几个朋友到郊外踏青。一个朋友见前面凉亭坐着个妇人,想跟徐文长开个玩笑,对他说:“徐兄,你如果能同那女人‘拜堂’,我送你一只三斤重的猪蹄!”徐文长不假思索地说:“这个容易,不过,你说话要算数哪!”
这朋友认识那妇人,知道她为人很正经,不苟言笑,心想徐文长输定了,便说:“信用值千斤,我不会骗你的!你输呢?又怎么办?”徐文长答道:“我倒过来请你吃猪蹄!”
于是,徐文长买来一包糖果,偷偷地松开包扎线绳,走进凉亭对那妇人说:“嫂子,我有点事要办,一会就回来,这包糖劳烦你看管一下。”妇人瞪他一眼,不理睬他。徐文长把糖放在妇人身边,说句“多多拜托”就自顾走了。
过了一会,徐文长转回来,向妇人道了谢,伸手去拿糖。突然,徐文长叫起来:“咦?糖怎么少了?”妇人没好气地说:“反正我没碰它一下!”徐文长说:“你看,线绳都松开啦!这里又没有别人……”妇人平白受了冤枉,着急地说:“我和你到亭外,对天赌咒去!”徐文长忙说:“赌咒就赌咒!”说着,跟她走出凉亭,双双跪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