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队何去何从
【第1/2页】
潘强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部队何去何从
1934年11月的湘西,秋风萧瑟,乌云沉沉。远方,枪声不绝于耳。带着凉意的秋风,吹送着一股股令人窒息的硝烟味道。重峦叠嶂的秋山,万木枯萎,树叶凋零。唯有岩头的红枫,擎着一束束火把,给冷寂的秋山,带来一丝儿生气。
在这莽莽的崇山峻岭之中,渡过湘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正艰难地跋涉在崎岖坎坷的山路上。他们大多穿着列宁式的灰色军装,但也有穿着青色或其他颜色不是军装的衣服。为了御寒,这些形式不整齐划一的衣服,是打土豪弄来的,可以说有啥穿啥,为了身体的需要,这时也顾不到许多啦。
大部队困苦地走着走着。蓦地,“嗡嗡嗡嗡”的声音又在天空中响了起来,敌机疯狂地在战士们的头上窜来窜去,欺侮红军没有高炮,竟肆无忌惮地飞得很低。战士们骂开了:“龟儿子,有本事打日本去,在老子们头上,逞什么威风!”
透过树叶的罅隙,战士们清楚地看见机翼上涂抹着的国民党党徽和写着NO·708、NO·709的字样。
“隐蔽!停止前进!”前方传来紧急的口令。于是队伍很快隐进没天的树林里。
“轰……”一声巨响,敌机投下炸弹。黑色的气浪迅速弥漫了山谷,紧接着一群骡马和一些战士倒在血泊之中……
一会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扶着一根竹杆随中央队走过来。他的身后是两个小鬼,一个是他的公务员小陈,另一个是他的特务员小吴。毛泽东看见幸存的战士伤心地用铁铲掩埋阶级兄弟的尸体,他脱下军帽,在烈士遗体的身边垂首肃立了一会儿,阴郁着脸,蹙着双眉又挪动开沉重的步子,踏上漫漫的征途。
毛泽东的身材比常人高大一些。他穿着一身褪色的灰布棉衣,袖口已经破裂,露出的棉花被尘泥汗水的浸渍染得污浊。他的肩膀比较宽阔,双手特别长,走起路来肩背微微有点驼。一头黑发长而蓬松,分披两鬓,常常露出宽宽的前额。他的那双浓眉下,一对常常沉思的大眼,炯炯有神。长期的军旅生涯,磨练着他的身体,看上去似乎有些消瘦。近来,系于身体的欠佳,脸色因此也就不大好看。
毛泽东拄着竹杆在山岩边一溜一滑地慢慢走着,连绵的牛毛细雨打湿了他的下半截身子。虽然他戴着一顶竹斗笠,但由于斜风细雨,这小小的斗笠也不能胜任其职,遮不住毛泽东高大的躯体。他喘着气爬上一个高地,在一株乌桕树下的大青石上坐了下来。
随即干部团的三个队员也爬上高坡,来到毛泽东的身边。毛泽东主动向他们打招呼,要他们也坐下来歇会再走。
这几个队员都是井冈山下来的老兵,是朱毛的旧部,见到自己的老上级,自然十分亲切,一个个子高一点的坐下来对毛泽东说:
“毛主席,好久没有看见你了,比从前瘦多啦,近来身体不舒服吗?”
毛泽东若有所思地“嗯”了一声,没有回答。
另一个队员气恼地说:“毛主席,你说这叫什么战略转移?简直是摆起架子搬家,一天走不上一、二十里。”
毛泽东苦笑了一下:“咱们是老太婆搬家。坛坛罐罐舍不得丢呀。”
高个子又问毛泽东:“你怎么不带领我们打仗啦?据说你犯了错误?”
毛泽东点燃一支香烟,吸了两口,笑笑:“我也说不清楚,让历史来回答吧,我相信党,我相信广大红军指战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洞中避难所》《历史直播,开幕暴击》【人气小说网】《爱发微博的我,成了职业通天代》《云朵和山先生》【重生流小说】《地主家没有余粮啦》《灵能者不死于枪火》《大奉打更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