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伏击敌两师
潘强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黄陂伏击敌两师
隆冬季节,山峦、田野和村庄都沉浸在一片恬静的严寒之中,沉浸在耀眼的光亮和淡蓝的阴影里。大地像冻死了一样,连空气都冰透了。就在1932年的隆冬季节,蒋介石下令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组织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和朱德、周恩来指挥的红一方面军进行第四次大规模“围剿”。
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何应钦、参谋长贺国光根据蒋介石的授意,把“围剿”部队编成左、中、右三路,另设总预备队。
中路军又称为“进剿”军,由蒋介石的心腹陈诚任总指挥,担任这次“围剿”的主攻任务,所属是清一色的蒋介石嫡系部队,共有3个纵队12个师。第一纵队由罗卓英任纵队长,指挥萧乾的第十一师、李明的第五十二师,陈时骥的第五十九师。第二纵队由吴奇伟任纵队长,指挥李默庵的第十师,霍揆彰的第十四师,孙连仲的第二十七师和吴奇伟自己兼任师长的第九十师。第三纵队由赵观涛任纵队长,指挥周浑元的第五师,李延年的第九师,樊崧甫的第七十九师。中路军预备队为刘绍先指挥的第四十三师。
左、右两路军也称为“清剿”军,主要任务是就地“剿办”,并策应中路军行动,但兵力也不弱。左路军由驻福建的第十九路军等部队共6个师和新编第四旅组成,蔡廷锴为总指挥,主要部队是张贞的第四十九师,刘和鼎的第五十六师,沈光汉的第六十师,戴戟的第六十一师,区寿年的第七十八师,卢兴邦的新编第二师。
右路军由驻赣南、粤北的广东部队6个师和独立第二旅组成,总指挥是广东军阀余汉谋,所属6个师是李振球的第一师,叶肇的第二师,张瑞贵的第三师,张枚新的第四师,王赞斌的第四十四师,李汉魂的独立第三师。
总预备队名义上只有李云杰任师长的第二十三师,但第八、二十四、二十八、五十三师和两个独立旅分别在南城、南丰、乐安、崇仁、永丰等地担行守备,何应钦随时可以把这些部队调来参加“围剿”。
在红军没有组建空军的情况下,蒋介石总是把航空队作为“杀手锏”调到“围剿”前线,这一次蒋介石又把第三、第四航空队调到南昌,归何应钦指挥。
前三次“围剿”都失败了,这已经是第四次了。蒋介石几乎调动了闽、赣、粤三省的所有国民党军队,做梦都想把朱德、周恩来指挥的红军剿灭。1933年1月底,蒋介石冒着严寒,野心勃勃地亲自到南昌组织“围剿”。
蒋介石把何应钦叫到跟前,神秘地说:“剿灭红军的作战方针是分进合击。”
何应钦心领神会。第三次“围剿”的“长驱直入”战略失败得太惨了。
蒋介石和何应钦的“围剿”梦能成功吗?
宁都会议以后,朱德和周恩来决定乘国民党军队新的围攻部署没有完成时,出敌不意地打一个胜仗。10月16日,朱德和周恩来随军从广昌地区出发东进,在一周之内连续攻克赣闽边界的黎川、建宁、泰宁、邵武四城,歼敌一个团。11月间,朱德和周恩来又指挥红军攻克了黎川、光泽、资溪和金溪,使苏区地域扩大了数百里,把闽北和闽西革命根据地联成一片。但是,这年发动的6次进攻战役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由于战略指导上的错误,无论是夺取中心城市实现一省数省首先胜利,还是以进攻战略打破敌军的“围剿”,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紧张、频繁的战斗中,朱德总司令同周恩来、王稼祥等人敏锐地看到,敌人“正将四次‘围剿’的重心从湖北移到江西”,“加速的在布置大举进攻中央苏区”。朱德等人还尖锐地指出,“敌人大举进攻的时机已经到了”,全体红军指战员应该“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来消灭敌人,来争取比第三次战争还伟大的胜利”。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朱德指挥红一方面军各部队在12月下旬进行战前的整顿改编和军事训练。
大战的序幕就要揭开了。总司令在思考,能参加反“围剿”的红军总兵力不到7万人,国民党在中央苏区周围聚集了50万军队,双方兵力对比如此悬殊,怎么才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呢?是乘敌人部署尚未完成的时候,主动地打到外线去,打乱敌人进攻中央苏区的计划?还是就地组织防御?毛泽东离开了红一方面军,朱德总司令同周恩来、王稼祥等人坐下来,一谈,就是整整一夜。
1933年元旦,红一方面军全体将士在闽赣边界的黎川城举行北上誓师大会,准备主动到外线去打击敌人。第二天,朱德总司令与周恩来总政委随军出发,踏上了反“围剿”的征途。
1月5、6日,红军在黄狮渡与敌遭遇,首战告捷。
1月8、9日,红军又在浒湾同孙连仲、吴奇伟的一支部队打了一仗。两次战斗,红军俘敌4000人,缴枪4000支,令人振奋。
然而,月底的战斗却打得不顺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