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倾路线李立三
【第1/2页】
《北伐战争》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左倾路线李立三
上海,忽地来了个三十来岁湖南口音的古董商,租了房子,落脚做生意。他自称名唤“萧柏山”,不过,这位古董商仿佛是个戏迷,常往天蟾舞台跑。
在中共中央那秘密机关里,这位“古董商”变得非常忙碌,不断地向全党发出指示,大有总书记的派头。
“萧柏山”,便是李立三。
这是一种颇为奇特的现象:尽管中共“六大”选出了向忠发当总书记,可是,中共的实权却操在李立三手中!李立三,既不是政治局常委,也不是政治局委员,而只是政治局候补委员!
李立三成为中共的实际上的领袖,其实就跟向忠发忽地成为中共总书记一样。那时的中国共产党非常年轻,没有成熟的领袖人物。
李立三也有他的机遇:中共“六大”之后的第六天,共产国际“六大”在莫斯科开幕。共产国际的“六大”,开的时间很长。周恩来、苏兆征、项英三常委留在莫斯科开会。另两位常委,即向忠发和蔡和森,再加上李立三,先行回国,主持中央工作。
于是,在1928年9日2日,向、蔡、李三人回到了上海。
向忠发这人,理论水平低,工作能力也差,不具备领袖才能,仗着老工人牌子被捧上总书记的位子上。这样,他也就成了名义上的总书记。
最初,掌握中共领导实权的是蔡和森,他是政治局常委兼中央宣传部长。33岁的蔡和森具备领袖之才。他原名蔡林彬,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氏。1918年他和毛泽东共同发起新民学会。翌年,他留学法国,猛看猛译法文版马克思著作。他很快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真髓。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高于他的许多同时代人。
蔡和森于1921年底加入中共。在中共“二大”至“六大”,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大”,成为政治委员;在“六大”,则进入政治局常委。他的一支笔,写下了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因此,他成为政治局常委时,还兼任中央宣传部长。
蔡和森回到了上海才十来天,却因顺直省委的一些问题牵涉到他,要他向中央常委检查错误。加上他的气喘病发作,他不得不离开中央机关养病。不久,他被指责为“右倾”,撤消了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及中央宣传部长的职务。1929年1月,他被调往莫斯科,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
蔡和森犯了“错误”,李立三便取而代之。11月20日,李立三取代了蔡和森的地位,被补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兼中央宣传部长。这样,中共中央政治局五常委便为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李立三、项英。内中苏兆征于1929年2月才从苏联回国,当月就病逝了。
李立三是个趣事颇多的人物。他曾是毛泽东的“半个朋友”。那是1915年夏秋之间,正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化名“二十八画生”(毛泽东三字繁体汉字正好二十八画)张贴《征友启事》,欲求志同道合之友。第一个响应者是从浏阳来长沙读书的罗章龙,跟毛泽东结交。那时,李立三叫李隆郅,从醴陵来到长沙上中学,认识罗章龙。于是,罗章龙便把李立三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后来对斯诺这样忆及往事:“我那时感到心情舒畅,需要结交一些亲密的同伴,有一天我就在长沙一家报纸上登了一个广告,邀请有志于爱国工作的青年和我联系。我指明要结交能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我从这个广告得到的回答一共有三个半人。一个回答来自一个没有明白表示意见的青年,名叫李立三。李立三听了我说的话之后,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建议就走了。我们的友谊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据李立三说,他当时“没有明白表示意见”,是因为他才16岁,又刚从小县城来到长沙,见识少,一下子答不上毛泽东的提问,所以只成了毛泽东的“半个朋友”。
1917年,18岁的李立三中学毕业了,回到故乡醴陵当了几个月的小学教师,便投奔护法战争时任湘军司令的程潜麾下,当了一名小兵。不久,他这个“小知识分子”当上差遣(相当于连队文书)。一天,他送文书到司令部来,见程司令正在与人下象棋,也就站在一旁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忽地漏出一句“应回马栏卒”。程潜抬头,见是一名小兵,便问李立三:“看样子,你会下棋!”于是,程潜与李立三对弈,总司令竟败在这小兵手下。程潜跟他攀谈起来,才知彼此是同乡,李立三之父李冒还是程潜清末同场考中秀才的“同年”。李立三能诗善文,深得程潜喜欢。1919年春,程潜资助李立三进京,进入法文专修馆。这年秋天,李立三便到法国留学。1921年冬,他从法国回来,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立三加入中共之后,从事工运。1922年,他参加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任中共武汉区委书记。翌年任中共上海区委职委会书记。1925年他在上海一家工厂参加选举,李隆郅三字笔划太多工人不易写,刘少奇建议他改名。正巧迎面站着三个工人,刘少奇说:“就叫李三立吧!”
他思索了下说:“叫李立三吧!”从此他竟以“李立三”这名字传世。这年,他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赴苏出席赤色职工国际大会。1927年任中共中央工人部长,全国总工会驻汉办事处主任,然后又兼任中共湖北区委书记。那时,向忠发是他的部下。后来,他参加了南昌起义,旋即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