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特种潜艇科技知识(上)
导航

中国元级常规潜艇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特种潜艇科技知识(上)》最新章节。

中国元级常规潜艇

概述

元级常规潜艇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常规动力潜艇,集成了较多新技术并装配了AIP混合动力系统,使中国潜艇第一次达到了世界最新常规潜艇水平。而元级潜艇的批量生产也表明中国潜艇工业已开始成熟,这也将使未来中国潜艇在静音性方面会得到更快的弥补。

研制背景

中国目前的常规潜艇主力为039型艇,其设计时间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设计要求也体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技术特点。在动力形式上依然使用了柴油机、蓄电池、推进电机组成的常规动力形式,在线型上也采用了上世纪70、80年代流行的过渡型艇型。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新一代常规潜艇在动力形式上开始向AIP混合动力方向发展,在线型与总体布局上也开始撇弃水下航行性能一般的过渡型艇型,而采用水滴型、雪茄型等水下航行性能好的先进线型。与此相比,039型常规潜艇就有了较明显的差距。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中国潜艇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由于有了第二代039型常规潜艇的研发经验,元级新型艇的研发过程显得非常顺利。其研发时间短、设计要求高、使用的新技术多,都超过了第二代039型艇。这让元级潜艇站到了世界先进常规潜艇的水平线上,中国自此拥有了设计制造世界先进水平常规潜艇的能力。

总体结构

线性特点与艇外布局

元级新艇放弃了第二代常规潜艇039上使用的过渡型艇型,采用目前国际先进常规潜艇所普遍使用的水滴线型。元级艇艏部圆钝,舯部为轴对称的圆柱体,尾部为回转体锥尾,并采用了单轴单桨推进形式和十字型尾操作面结构。相对于039型艇的过渡线型,元级艇的水下航行阻力更小,快速性更好。

其圆钝状的首部不仅降低了新型艇水下航行时的型状阻力,改善了潜艇的快速性。较大的艏部空间,也为布置大体积的声呐探测基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艇舯部呈轴对称的圆柱状结构很好的保证了线型的光顺度,其艇表突出物很少,水下航行摩擦阻力小,快速性好。

在尾部布局上,元级依然采用了成熟的回转体锥尾和十字舵布局,并结合单轴单桨推进形式,保证了元级艇良好的推进效率,为螺旋桨提供了均匀的伴流场,解决了以往老式潜艇采用的多轴多桨水面线型尾,带来的斜流与不均匀流场导致的螺旋桨振动过大,螺旋桨噪音较高的问题。

元级围壳正面投影为梯形,与日本的亲、苍龙、英国的凯旋等新型艇围壳造型相似。其高度与039型艇围壳相比较低矮,正横面积不大较为瘦窄。围壳的位置也更接近艇艏部,这些设计形式都与目前世界先进潜艇围壳设计形式的潮流较为符合。

元级低矮的围壳高度和较小的正横面积有效减小了围壳体积,对于潜艇来说附体阻力占据总艇体阻力的15%,为主要阻力成分。

而围壳是艇体上最大的附体结构,较小的围壳体积能够降低其附体阻力值与摩擦阻力值,这对改善元级艇的水下快速性意义重大。同时围壳也是潜艇上声反射强度最高区域,减小了围壳的湿表面积,也相当程度的改善了整艇的声隐蔽性。

元级艇的围壳位置更靠近艇艏部,这让围壳舵的舵效更高,垂直面机动能力更好。根据美国的研究,围壳位置接近艏部对于改善潜艇水下回转性能有利,所以美国攻击核潜艇自688洛杉矶级开始,围壳位置越来越向艏部靠近,元级艇也紧跟这一世界潮流,显示了中国在潜艇线型研究方面,紧跟世界先进设计步伐的决心与能力。

039的围壳因为其设计成熟度差,后期虽然经过批次改进有所改善,但也造成了围壳面积过大等一系列问题。元级新型围壳的出现,彻底扭转了中国在常规潜艇围壳线型设计上的滞后局面,也说明中国在潜艇总体线型设计上已经趋于成熟。

总的来说,元级由于在线型设计上的较大突破,使其在水下快速性、机动性、声隐蔽性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其线形性能已经与世界先进常规潜艇的线型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是中国潜艇设计人员通过多年努力获得的成果,意义重大。

消声瓦固定工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龙藏

龙藏

其他连载213万字

作者:烟雨江南

简介:《龙藏》卫渊本无大志,但在时代洪流中不得不走上征战四方、开疆辟土之路,直至关山踏尽,未曾白头。不正经的简介一:仙人也怕工业化!这是一个发生在玄幻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