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积极接轨进军国际市场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长征新作:中国成功发射美国亚洲系列卫星》最新章节。
第4章积极接轨进军国际市场
1986年,就在中国雄心勃勃向国际航天市场勇敢迈进的时候,世界航天界接二连三地传出惊人消息。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机上7名航天员无一幸免,全部遇难。美国政府宣布航天飞机退出商业发射。
1986年4月28日,美国“大力神34D”火箭点火升空仅几秒钟便瞬间爆炸,化为一片残骸散落地面。
1986年5月3日,美国“德尔塔”火箭升空后91秒,飞行姿态失去控制,地面控制人员被迫实施了炸毁指令,火箭载着卫星如同空中散花一般毁于一旦。
1986年5月31日,占世界商业卫星发射份额30%的法国“阿里亚娜”火箭喷着烈焰刚刚离开发射台,还没有离开人们的视线就变为一片火海,毁掉了两颗通信卫星。
从1984年2月3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发射“西联星6”和“印尼星2”失败,到1986年5月31日法国“阿里亚娜”火箭发射国际通信卫星的失败,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竟有10次失败。
短时期内接连发射失败,搅乱了国际航天发射市场。这些发射失败的惨剧令航天界同行痛心不已,使航天发射服务市场大伤元气,火箭重返发射是需要周期的,已经造好排队等候上天的卫星,由于没有火箭运送而在地面滞留,也使欧美的航天发射陷入低谷。
国际航天商业发射的技术界,保险界,商业运营界,投资界等各个高风险业界,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困惑。
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市场变化,中国航天进入国际市场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如果中国航天能够在国际航天市场混乱之际,发挥自己的作用,把那些排队等候的业务承担过来,使国际市场重新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状态,那么,中国航天无异就会在竞争强烈的国际航天市场立稳脚跟。
当中国宣布承揽为其他国家发射卫星业务的时候,许多国家的人们开始用带着一丝怀疑的目光打量中国。他们在心里也期望中国的火箭能够作为国际发射服务的延伸和补充,为本国急待上天的卫星提供支持。这正是中国进入国际航天市场千载难逢的机会。
中国航天人开始为抓住这次机会作积极地努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