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孙中山平叛
导航

巧结蔡锷学兵法

潘强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巧结蔡锷学兵法

中国地方大,城域和风俗的差异也很大。四川终究不同于云南,朱德到讲武堂不久,冒籍报考的事终于被教官们察觉,有几个云南籍的教官立刻把这件事向讲武堂总办李根源报告,并声言要把朱德除名。

李根源是云南腾冲人,早年曾经留学日本,也是中国同盟会会员,1909年回国以后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很快又升任总办。李根源治校较严,听说朱德是个冒云南籍的人,十分生气,马上对勤务兵说:“你把朱德给我叫来。”

朱德听到风声以后,知道冒充云南籍贯的事已经瞒不过去了,就把自己与秦昆一起相约投考讲武堂,立志以军事救国,遭到家庭阻拦,只身出走,凭借同事凑给的微薄盘缠,千里跋涉,步行到昆明,第一次报考未被录取的原委,详详细细地在总办李根源面前叙说了一遍。李根源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军人,也是时时渴望民族富强的总办。法国殖民主义者修筑滇越铁路时,李根源曾带领讲武堂全体学员来到滇越铁路昆明车站,大声疾呼,滇越铁路通车,云南就会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呼吁大家团结起来同殖民主义者进行斗争,表现出了深切的爱国热忱。李根源听了朱德的诉说,立刻打消了开除朱德的念头,鼓励朱德在讲武堂要努力学习军事,振兴中华民族。

当时,满清政府为了支撑即将倾覆的封建王朝,极其残忍地镇压革命力量,对云南讲武堂也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摧残。李根源苦心孤诣,凭着他的革命热忱和灵活的手腕,千方百计地保护云南讲武堂中的革命青年,对于朱德那种艰苦卓绝的求学精神十分赏识。他同朱德的接触也日渐增多。

春节的时候,陆军讲武堂也给学员放3天假。这对于整日严格操练的学员是多么难得呀!一大早,学员们都逛街去了,朱德却在宿舍里写信。每逢佳节倍思亲,自从离开仪陇家乡,朱德还没有给家里写过信。现在,自己的籍贯已经真相大白,大家都知道他是四川人,他越发思念竹林繁茂的故乡,思念母亲,思念家人……

学员宿舍静悄悄的,朱德的笔下写出了无限的思念之情。忽然,门被推开了,朱德一抬头,看见李根源总办同一位陌生的军人一起走进屋来,朱德连忙站起来,正正规规地给李总办敬礼。

“朱德,你怎么不出去?”李根源问。

“我给母亲写封信。”

“是给四川仪陇县还是给云南临安府?”李根源故意问。

朱德难为情地说:“四川。”

李根源笑了,指着身旁的陌生人介绍说:“这位是新到云南的蔡锷蔡松坡先生,现在住在我们讲武堂里。”

朱德礼貌地向蔡锷敬一个礼,自我介绍说:“学生朱德,字玉阶,特别班步科生。”

蔡锷是湖南邵阳人,原名艮寅,字松坡,早年在长沙时务学堂学习时,曾经拜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梁启超、谭嗣同为师。1899年,蔡锷赴日本东京大同高等学校和横滨东亚商业学校学习,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事,后来又到日本的一所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并将原名艮寅改为锷,意思是在起义中幸免于难以后不要砥砺锋锷,重振旗鼓。蔡锷受维新思想影响,又目睹清朝末年外侮日亟、民族危亡的现状,立志要救国救民。他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时就很刻苦,与同期毕业的蒋方震、张孝准被誉为“中国士官三杰”。1904年,蔡锷回国后先后在江西、湖南的军事学堂任职。现在,站在朱德面前的蔡锷已经是云南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相当于步兵旅长。蔡锷治军有素,并在暗中协助同盟会活动。见朱德向他敬礼,也抬手还礼。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相关小说推荐

1烈日与鱼

烈日与鱼

其他全本67万字

作者:丹青手

简介:顾语真上高中开始就暗恋李涉,没有人知道。他放肆妄为,性格野,天之骄子,不缺女生喜欢,也从来放浪随性。她靠近,他懒散没所谓,懒洋洋告诉她,“好学生别跟坏人玩。”她知道他的性格根本不会喜欢她这种循规蹈矩的女生。他对女朋友很好,交往的每个女朋友,从来不翻脸,分手也从来不会闹得难看,因为他心里永远只有白月光,他根本不会在乎任何人。顾语真以为她也是这样,可这次分手,却闹得很难看,难看到所有人都来劝他高抬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