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军用勤务机科技知识(下)
导航

美国E—2“鹰眼”预警机

【第1/2页】

《军用勤务机科技知识(下)》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美国E—2“鹰眼”预警机

E—2“鹰眼”是美国格鲁门公司研制的舰载预警机,用于舰队防空和空战导引指挥,但也适用于执行陆基空中预警任务。1956年3月开始设计,其研制三架原型机,第一架于1960年10月21日首次试飞。

E—2采用上单翼双发动机悬臂式四立尾布局。在机身背部的支架上有直径4.11米的雷达天线罩。E—2的上要型别有:A型,最初的生产型,1964年1月19日开始交付美国海军使用,共生产56架;B型,在A型上改装mod—Ax计算机并提高电子设备可靠性的改型,到1971年12月已将能用的51架A型全改为B型;C—2A,用于航空母舰上运输机;E—2C,现正在生产的具有有限陆上下视能力的预警机,共生产原型机两架,于1971年1月20日首次飞行。

E—2C共有定货164架,除美国海军外,以色定货4架,日本13架,埃及11架,新加坡4架。到1990年初已交货130架。以下情况适合于C型。

动力装置2台T56—425涡桨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4910千瓦(6676)马力,平均功率4508千瓦(6129马力),经减速器驱动直径4.11米的4叶可顺桨反桨螺旋桨。

主要机载设备包括雷达、电子对抗、通信、数据显示与控制台等分系统,由QL—77/ASQ中央处理机控制接合为一个整体。雷达,最初用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APG—125峰值功率一兆瓦远程高分辨率搜索雷达,具有海面下视与有限的陆地下视能力。

后改装APS—139雷达。雷达天线为八木端射式,装在转速6转/分的天线罩内,雷达天线的背面是敌我识别天线。1989年后计划改装所有飞机,用全辐射孔径控制天线。降低旁瓣,提高抗干扰能力。

在90年代的进一步的改型中用APS—145雷达。电子对抗设备为利顿公司的AN/ALR73被动探测系统,能通过对比装在飞机头、尾,平尾两端的四组天线的接收信号精确地测定辐射源。

通信系统包括ARQ—34高频数据链、ARC—158超高频数据链、ARC—51A超高频通信电台,装有三台AN/APA—172数据显示与控制台,其主显示器能显示目标的平面位置、速度向量与其他数据。

尺寸数据翼展24.56米(机翼折叠8.94米),机长17.54米,机高5.58米,机翼面积65.03平方米,展弦比9.3,雷达天线罩直径7.32米,雷达天线罩厚度0.79米,主轮距5.93米,前主轮距7.06米。

重量数据空重17265千克,最大起飞总重23356千克(带副油箱27160千克),最大载油量5624千克(带副油箱899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598公里/小时,最大巡航速度576公里/小时,转场巡航速度496公里/小时,实用升限9390米,执勤续航时间3~4小时(离航空母舰320公里)。

E—2“鹰眼”是格鲁门飞机公司为美国海军舰队设计的空中预警飞机,在海军航母编队中担任空中预警和指挥任务,保护航空母舰战斗群。

50年代末,美国海军为了加强其舰队防御体系的建设,提出要建立“海上战术诸元系统”。该系统要求能将军舰、潜艇、陆上基地和空中飞机等所有能搜集到的信息加以一元化处理,共同使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肝到厨神才算开始》《诡秘:魔女家的二五仔》《早春晴朗》《全职高手之我有一个背后灵》【文明小说】《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长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其他连载374万字

作者:孤独麦客

简介: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