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五四运动
导航

上海建会报早春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上海建会报早春

李大钊在天津送走陈独秀后,没有立即回北京。他在天津设法与苏俄友人取得联系。他和“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章志、南开中学学监姜般若、南开中学学生胡维宪等一起到天津原帝俄租界,会见苏俄友人伯特曼,相互交谈了对中国革命的看法。伯特曼是苏联共产党派来了解中国情况的。由于敌人监视甚严,他们的会见被密探发觉。次日,天津《益世报》上登出“党人开会,图谋不轨”的消息。李大钊急忙通知与会者注意防范,随后即搭车返回北京。

李大钊和伯特曼交谈的情况,很快传到了苏共(布)远东地区委员会。

3月,俄共远东局维金斯基率代表团来华,列宁对代表团下达三项任务:

(一)同中国社会主义团体联系,组织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及青年团;

(二)指导中国工人运动,成立各种工会;

(三)物色一些中国的进步青年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选择一些进步分子到俄国游历。

这个代表团的成员有维金斯基的妻子库兹涅佐娃,马马耶夫和妻子马马耶娃以及翻译杨明斋。杨明斋是山东省平度县马戈庄人,他童年入私塾,16岁因家贫而失学务农,不久成了亲,19岁那年妻子病逝。村里有人去闯俄罗斯,他在苦闷之中,便随人去海参崴。海参崴原本是大清帝国的领土,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不平等的《北京条约》,从此那里便成了俄国的领地,并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控制东方”。因为那里原是中国领土,居民中有三分之一是华人。杨明斋在那里一边做工,一边学习俄语。以后又进西伯利亚做工,并参加俄国工人运动,加入布尔什维克。

十月革命后,杨明斋组织华工参加红军。不久,他被派往海参崴,公开身份是华侨联合会负责人,做布尔什维克地下工作,当时海参崴还在日本占领之下。1919年秋冬,海参崴被苏联红军占领。

俄共(布)远东地区委员会向俄共(布)中央报告,成立俄共(布)远东局,作为俄共(布)专门负责同远东各国革命者联系的机构。1920年3月,俄共(布)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并在海参崴成立分局,要求海参崴分局派遣一个代表团前往中国。

杨明斋在中国长大,既会中文,又会俄语,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因而被选入代表团。

五位代表团成员都带着《生活报》记者证,于4月间抵达北京,他们首先找到了在北大任教的两个俄籍教授说明来意后,结识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他们进行了恳挚的交谈。杨明斋说:“五四运动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是人民挽救了局势,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群众中已得到响应,而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救中国。”马马耶夫说:“我们希望世界各国都能够解放,各地人民都能够找到光明,你们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进展的很好,所以我们来是代表苏联帮助中国建党。”李大钊听后,十分激动地说:“太好了!我们早就想建立一个政党,但时机一直不够成熟,而且没有指导,怕盲目行动会造成损失,你们能来,我们真是太感谢了。”接着他们就建党事宜交换了看法,最后,李大钊说:“我还有个伙伴,他叫陈独秀,现在上海进行宣传,他很有能力,我想你们去找他,再商定一下吧。”然后,李大钊又给他们写了一封介绍信。

这样,维金斯基和杨明斋就又到了上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五四运动》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天命之上

天命之上

其他连载94万字

作者:风月

简介:世界自毁灭之后重建。于危崖之上,再起万丈高楼。被称为天选者的人们活跃在现实的幕后,行走在历史的阴影中,掌握超凡脱俗的力量,领受着崇拜与敬畏。有人说他们身负天命,万中无一。可季觉对天命不感兴趣。他只想有朝一日,去看一看天命之上的风景。“……”记录者写到这里停下了笔,看向那个满手油污的汽修工:“所以,这就是你破坏国际秩序、贩卖禁忌武器、资助颠覆组织、引发两极大战、图谋暗中统治世界的理由?”“关我屁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