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百位世界杰出的谋略家(上)
导航

诸葛亮:智谋化身的蜀国宰相

毕尚,风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诸葛亮:智谋化身的蜀国宰相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东汉徐州琅琊郡阳都县(山东沂南)人。

他少怀大志,虽隐居隆中(湖北襄樊北)躬耕于陇亩之间,却博览群书,关心天下大事,他常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将相管仲、乐毅自比,可见其抱负所在。

诸葛亮自二十七岁起辅佐刘备创立基业,后为蜀国丞相,直至五十四岁病死军中。近三十年期间,他一直是三国中左右局势、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历史作用仅次于曹操、孙权和刘备,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卓越政治家,也是我国军事史上的杰出的军事战略家。

东汉末年,封建王朝在黄巾起义的冲击下已是摇摇欲坠,豪强地主,富室军阀纷纷割据一方,互相攻伐,混战不止。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怀有雄心大志但屡遭挫败的刘备在荆州新野地区聚集兵马,寻访人才。在名士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恳请诸葛亮出来相辅。诸葛亮对刘备提出了著名的,后人称为“隆中对”(也叫草庐对)的战略。

诸葛亮首先概述天下纷争之势:“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指出:自汉室日渐衰微,群雄起而相争以来,曹操击破袁绍,平定北方,挟制天子,号令诸侯,已拥有百万之众,成为势力最强者;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其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有贤能之士辅佐,可以为援而不可相图。

刘备以匡扶汉室为志,自然与曹操势不两立。只因曹操过于强大,暂时无法相争。而孙权虽不及曹操强盛,但其江东基业已成,不能与其为敌,只可结盟为友。诸葛亮在这里已确立了孙刘联合共抗曹操的战略格局,这一联合抗曹的战略格局是刘备利用曹、吴矛盾,争取自身生存的关键所在。此后能否恰当地处理三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保持已经确立的战略格局,始终影响着刘备集团的兴衰存亡。

诸葛亮接着分析了荆、益二州的地理位置:“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位于南北要冲,交通便利,是用武之地,而其主刘表无力据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称为“天府之国”,汉高祖刘邦据此而成帝王之业。其主刘璋和北面汉中的张鲁昏庸软弱,那里的智士能人愿求明主。

诸葛亮选择荆州、益州为刘备攻取的战略目标是在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地理、人物等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做出的综合决策。以形势论,曹操和孙权所控制的中原及江南地区都是刘备无法与其争夺的。但荆、益二州却是曹操、孙权尚未抢到手而相对空虚的。以地理论,荆州连接四方易于向外扩展;益州土地肥沃便于建立基业;若将荆、益二州连成一片,进可乘势相攻,退可据险自守,足以与曹操、孙权相抗衡。以人物论,荆州之主刘表徒有虚名,益州之主刘璋,昏庸无能,汉中之主张鲁也难成气候,正是夺取其地的天赐良机。

诸葛亮最后说:“将军既帝室之胄……汉室可兴矣”。指出:刘备有忠义之名,又求贤若渴,如能占据荆、益二州,安抚民众,励精图治,并与孙权结为联盟,待天下有变时,则以荆、益两路人马,兵分两路进取中原。

诸葛亮提出的这个战略规划是要刘备在曹操占天时,孙权居地利的形势下,充分发挥“人和”的长处,聚拢贤才,夺取荆益,内修民政,外结孙权,等待时机统一天下。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一个具有初步战略体系的决策系统。有人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重益轻荆,导致了后来蜀国失去荆州拘于一隅而不能进争中原的局面。实际上,“隆中对”作为一个预测型的大决策系统,具有相当的“模糊性”,不可能是非常精确的。从后来的战争进程看,应该说“隆中对”是当时刘备所能选择的最佳决策系统,是基本符合客观现实的。

对于实现这一战略体系的最终目标——复兴汉室,统一天下,“隆中对”规定了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联合孙吴,共抗曹魏;二是拥有荆、益二州及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实力;三是“天下有变”的可乘之机,这三者缺一不可。而在整个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从未同时具备过这三个基本条件。因此说刘备集团有夺取中原,统一天下的可能只是一种空想。至于荆、益二州孰轻孰重,谁正谁奇,只能待取得二州后再依势而决,因机而变,又怎可预先据此判定蜀汉一国的终局。

“隆中对”作为一个战略决策系统,充分显示出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在我国战略发展史上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行让我来[电竞]》《明知故婚》《赤心巡天》《非洲创业实录》《华娱之别和我谈艺术》【追看书】《我是主角攻的作恶兄弟》【虎牙小说】《不正常型月》【大蓝书

相关小说推荐

1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其他连载126万字

作者:我吃西红柿

简介:罗峰带着界兽摩罗撒闯过轮回,来到了起源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