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南斯拉夫解体与波黑冲突中的外交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99.南斯拉夫解体与波黑冲突中的外交
较量1991年3月31日,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共和国境内的普利特维采湖畔,突然响起激烈的枪声,克罗地亚共和国特种部队与当地塞尔维亚族警察发生交火。从此,南斯拉夫失去了平静。
6月25日,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电台、电视台同时宣布两国脱离南斯拉夫。当晚,两国分别举行庆祝活动,欢呼独立。南斯拉夫走上分裂和内战之路。
南斯拉夫联邦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火药桶”之称。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宣布组成一个南部斯拉夫人的统一国家,即“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后改称“南斯拉夫王国”。由于塞尔维亚统治者推行大民族主义政策,欺压弱小民族,国内民族矛盾尖锐,尤其是克、塞两族的矛盾突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被德国和意大利瓜分,德国还扶植了傀儡政权“克罗地亚独立国”。南斯拉夫人民在铁托的领导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后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马其顿和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
南斯拉夫联邦共有24个民族,其中6个主体民族(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马其顿和穆斯林)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塞尔维亚族人口最多,但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占绝对多数。虽然6个共和国大体上是按民族划分,民族混居现象仍然突出,如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约生活着20万克族人,克罗地亚共和国境内生活着约60万塞族人。不同的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南斯拉夫国内共有东正教、天主教、新教、伊斯兰教4种宗教信仰。
各共和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别,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比较发达,而其他3个共和国则较为落后。这一切造成南斯拉夫民族关系十分复杂。
铁托执政期间,推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使南斯拉夫各族维持了40年的相安无事。铁托本人为克罗地亚族,他对塞尔维亚族的大民族主义始终保持警惕,将塞尔维亚共和国的部分领土划归克罗地亚,扩大塞尔维亚境内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的权力,使塞族人极为不满。
在联邦体制上,联邦主席由6个共和国和2个自治省推举各自的代表,轮流担任。联邦重大事务必须由各共和国协商一致才能作出决议。各共和国拥有否决权,只要某一个共和国不同意,就不能作出任何决议。各共和国常常从本民族的利益出发,在许多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各共和国也就各自为政,这样反而助长了地方民族主义势力。
1980年铁托逝世,南斯拉夫潜在的民族矛盾逐渐表面化。1989年随着东欧各国的剧变,南斯拉夫走上了分裂道路。
1990年1月,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召开第14次代表大会,各共和国代表对党和国家的前途提出不同看法,争论激烈。斯洛文尼亚代表中途宣布退出大会,随后又宣布斯洛文尼亚共产党脱离南共联盟独立。此后,各共和国共产党纷纷改名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南斯拉夫共产党瓦解了。
同年,6个共和国相继举行多党制选举,结果除塞尔维亚和黑山为社会党赢得大选外,其余4个共和国均为反对党获胜。
斯洛文尼亚1990年4月举行大选后,新政府提出将南斯拉夫联邦建成松散的主权国家联合体,议会还通过决议,删除国名中的“社会主义”。12月举行全民公决,86%的投票人同意斯洛文尼亚独立。
克罗地亚1990年5月大选后,恢复二战时期的“克罗地亚独立国”国旗和国徽。同年年底,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克罗地亚是主权国家,有权决定是否从南斯拉夫分离出去。1991年5月19日,克罗地亚举行全民公决,94%的投票人主张独立。5月29日,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宣布克罗地亚不再属于南斯拉夫联邦。同时,克罗地亚建立了自己的军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放学等我》《首席医官》《锦宫春暖》《竞选神明》《我靠弹幕成为柯学传奇》【三零中文网】《带着超市大逃亡》《全民星海时代》《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
《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下)》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