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布莱尔:巧妙制衡的谋略家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托尼·布莱尔:巧妙制衡的谋略家
在2003年3月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英国首相布莱尔孤独地与美国总统布什站在一起面对群雄的“口诛笔伐”。随后的一年多里,唐宁街却成为了“接待中心”。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总理施罗德、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纷纷造访英国。以“行动”与“参与”为准则的布莱尔也积极回应,在上述各国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布莱尔的外交周旋,英国巩固并发展了与美国的特殊关系,恢复了在欧洲的中心地位,发展了与俄罗斯“良好的政治关系”,建立了与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促进了与日本、印度的友好关系。尽管布莱尔在国内总也关不上“伊拉克门”,但不能不承认,伊战后布莱尔在外交上收获颇丰。这主要得益于布莱尔的外交谋略:与强为伍,重视大国;利用优势,巧妙制衡;审时度势,借势获利。
2003年3月20日,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争爆发。就在这一天,布莱尔就英国军队参战发表了讲话。从此,布莱尔主动跳上布什的战车。然而,他显得内外交困、声名狼藉,心中藏有不少苦衷。尤其是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开战后,接连几天都有英军伤亡的消息传来。路透社记者说,英军的运气太坏了。英国首相布莱尔每天在电视上露面,都会对阵亡英军官兵表示哀悼。与美国总统布什不一样,布莱尔是在国内强大的反战压力下把军队送上战场的。军队伤亡在国内形成的压力,是开战后布莱尔面对的第一个难题。美英军队对伊拉克的“震慑”轰炸,显示的是武器优势,英国无人喝彩。虽然,战争前夕布莱尔政府的参战决定得到了议会的支持,但英国内民众一直在指责政府的行为缺乏国际法的支持、缺乏道义的支持。因此,从战争开始的那一刻起,布莱尔就背负着沉重的道义压力。
伊战后,尽管在国内深陷“伊拉克门”,布莱尔仍坚称参与伊战是英国的正确选择,表示如时光倒流,他仍会做出“同样的决定”,并应美国要求继续向伊拉克增派了军队,与美国一起敦促北约在伊拉克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还为美国的单极主张游说。当然,英国也不是在所有问题上都赞成美国,但布莱尔认为与美国对抗并不能解决分歧,只能“通过合作输出影响”。在英美分歧严重的关塔那摩关押的英国俘虏以及欧美贸易争端等问题上,布莱尔多次私下向美国坦诚直言,使布什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让步。可以说,正是由于布莱尔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及其明智的外交谋略,使英美特殊关系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1997年布莱尔上台之初,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已降至最低点。布莱尔认为,这不符合英国的利益。英国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均在欧洲,英国只有保持在欧盟的中心地位才能更好地对美国产生影响,英国必须尽量融入欧洲,影响欧洲。“积极参与,诱压结合,恢复在欧盟的中心地位”是布莱尔对欧洲的外交谋略之一。由于深受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格累斯顿的影响,布莱尔希望在外交上采取主动行动造势而不是被动接受定势,这一思想在其对欧盟的外交中得到充分体现。布莱尔明确表示,英国要参与欧盟政策的制定,而不能像以前一样“慢半拍”,等别人制定政策自己来执行。虽然伊战使英国在欧盟内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布莱尔也被指责分裂了欧洲,但他仍坚持执行既定的政策,并采取诱压结合的外交手腕,很快使英国重新回到了欧洲的中心。在欧盟自伊战以来涉及的所有重大事件中,布莱尔均使英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参与精神。他主动推动欧洲防务发展、参与欧盟宪法草案磋商、提名彭定康担任新一届欧委会主席、要求英国财政部对英加入欧元区一事进行评估。诸如此类的主动行动充分体现了布莱尔对欧盟的重视,改善了英国在欧盟中的孤立地位。与此同时,布莱尔还看准法德发展欧洲防务的急切心情,主动妥协,部分满足了法德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欧盟内部的分歧,恢复了在欧洲的主导地位。但在涉及英国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上如欧盟内部税收、社会法案的否决权问题等,布莱尔寸步不让,迫使法德最终妥协,从而在欧盟深化与扩大的时刻,维护了英国的利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乌龙山修行笔记》《她是S级哨兵们的白月光圣女》《一心摆烂的恋综女配[快穿]》《华娱之2000》《地球第一领主》【新铅笔小说】【趣读吧】《天命之上》《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