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上)
导航

24日本法西斯战败的投降谈判

24日本法西斯战败的投降谈判

1945年5月23日,纳粹德国新元首邓尼茨和德约尔元帅被召到法国兰斯的盟军最高统帅部接受投降。至此,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终于灭亡了。

在欧战正式结束刚刚5个星期之后,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飞抵一片瓦砾焦土的柏林,和斯大林、丘吉尔举行最高级会议。三巨头要讨论的是如何处理战败的德国和被战争摧毁的欧洲大陆,然而,对杜鲁门来说,当时美国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打败日本。

杜鲁门到达柏林的第二天,巡视了满目创伤的德国首都,然后回到面目荒旧的“小白宫”。就在那里,陆军部部长史汀生递给了他一份来自美国的电报,电文说,“诊断尚不完整,但效果似佳”。

电文告诉总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已经开始:美国已经成功地试验了一颗原子弹。对日本人来说,那可怕的武器即将造成可怕的劫难和人员伤亡。

当时,美军已经草拟了进攻日本本土的作战计划,准备分两个阶段登陆日本:1945年9月占领本土南部;1946年3月攻占东京。以冲绳之战为例,鉴于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盟国估计要一寸寸地征服日本本土,可能要损失100万美国人和50万英国人。而美国的首脑人物及有关人员认为,倘若首先使用原子弹,情况将会大为改观。

但为了避免前苏联提出美国封锁消息的指控,杜鲁门决定给斯大林透露一点有关原子弹的秘密。当7月24日巨头们的午餐正要散席的时候,杜鲁门若无其事地走近斯大林的译员,要他“转告大元帅,美国已经试验成功一种威力很大的炸弹,准备把它投向日本,加速结束战争。”斯大林反应冷淡,只表示希望美国用好这种武器,反击日本。

同一天晚些时候,杜鲁门批准了一项发给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命令。命令开头说,“第20航空队应在1945年8月3日以后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向下列任何一个目标投掷第一颗特制炸弹:广岛、小仓、新泻或长崎。”

1945年8月6日上午8点15分17秒,一架B—29“空中堡垒”向广岛投下了第一颗特制炸弹。整个城市顿时被毁,有14万人丧失了生命。

在美国,杜鲁门总统发表了一项警告性的声明:“类同太阳中心热能的打击力量已对远东战争的发动者施加了惩罚。如果他们现在还不接受我们的条件,他们还要遭到来自空中的一连串毁灭性袭击,毁灭程度之大,史无前例。”

日本对此没有作出任何反应。

这时,前苏联表明了它的态度。它要从已经受到的沉重打击的日本帝国那里摘取一份胜利的果实。8月8日,前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克里姆林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知他即日起苏日两国之间处于战争状态。第2天下午5时,160万苏军越过国界,向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但日本到此时还不投降。8月9日,杜鲁门的警告兑现了,日本在长崎投了第2颗原子弹。

投掷原子弹,在加速日本法西斯的溃败,促进日本政府迅速投降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8日下午,东乡外相在皇宫地下室谒见天皇,奏陈美方使用了原子弹一事。天皇为此而面谕:敌方既然已经使用了这种武器,继续进行战争越发不可能了。为争取有利条件,不可错过结束战争的时机。条件经过协商不会谈不拢的。总之,应该争取尽快结束战争,并令将这一意见转告给铃木首相。

长崎的浩劫迫使日本屈膝投降。就在长崎受难的当天夜间,经过帝国会议几个小时的紧张争论,日本天皇裕仁终于起身为民请降。裕仁说:“忍受空前屈辱的时刻终于来到。”

然而,原子弹爆炸对于日本政府和大本营所起的作用,并不象美国所期待的那样大。原子弹虽然爆炸了,但日军大本营在本土进行决战的准备仍未放弃,政府当局的反应也微乎其微,铃木首相准备立即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但因部分成员因故不能参加而推迟了。在日本国内,由于消息闭塞,原子弹爆炸造成的惊恐面也不是很大。

丘吉尔曾说:“如果认为原子弹决定了日本的命运,那将是一个错误。日本的失败在第一颗原子弹投掷以前已成定局。”

但是,投掷原子弹在促使日本迅速投降方面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就在蘑菇烟云滚滚翻腾的时刻,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又响霹雳:

——8月8日夜,前苏联对日宣战:“从明天即8月9日起,前苏联将认为其本身已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8月9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下达了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动员令。10日,延安总部发布大反攻的命令,百万八路军、新四军及中国其他抗日军队向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进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志怪书

志怪书

其他连载88万字

作者:金色茉莉花

简介:松风吹断茶烟,白云堆里,神仙安眠。不觉梦起当年,村口树下,老人讲古,那些惊呆幼童的神仙鬼话、狐精山怪,不真也不幻,诡谲也浪漫,仍是觉得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