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
导航

53.人类进入钢的时代——现代冶炼技术的发明与发展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最新章节。

53.人类进入钢的时代——现代冶炼技术的发明与发展

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钢的生产开始了大发展,1856年是大发展的起点,这一年贝塞麦发明了转炉吹炼法,大大缩短了炼钢时间,不久西门子又发明了平炉炼法(1867年),不仅能生产优质钢,而且可大利用大量废钢。这两种方法为现代化炼钢打下了基础,使人类进入钢的时代。

磷的问题是20多年后才由英国人托马斯解决。他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来研究磷的行为,认为生铁中的磷被空气氧化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又被吹炼炉的硅质炉衬还原成磷,重新进入钢中,因此他认为,如果采用另一种炉,使它能够和五氧化二磷结合,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他和P·吉尔克里斯特合作,于1877年在一座小炉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证明用碱性衬炉可以脱磷,以后又在1.5吨的炉子里进行扩大试验,采用白云石作为炉衬,并以焦油作粘结剂,于1879年获得成功,创造丁碱性转炉炼钢法,又称贝塞麦—托马斯法,从此该法在欧洲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平炉炼钢的发明者是德国人西门子,他和其弟一起研究蓄热式热交换器以及用煤气作燃料,成功地用于玻璃熔化炉,可节省燃料50%,以后应用于熔化坩埚钢,接着研究成功了用生铁和铁矿石一起炼钢的方法,即平炉炼钢法,于1867年取得专利。平炉炼钢的冶炼系在中间的反射炉内进行,炉子的下面有两个蓄热式热交换器,分列左右,轮换使用,用以预热空气。这种炉子的特点是热效率较高,并可达到很高的炉温。同一时候,法国马丁取得西门子关于蓄热室炉子的专利后,试验成功了用生铁和熟铁一起熔炼成钢的方法,接着又用废钢代替熟铁和生铁一起炼钢,这就是现在通用的平炉炼钢法,又称西门子—马丁法。平炉的炉衬也有酸性和碱性两种。

平炉的冶炼时间比转炉长得多,对于100吨的炉子,原料如为生铁∶废钢=50∶50,则冶炼周期约为8~12小时。

和转炉炼钢比较,平炉具有以下优点:

平炉去除钢中杂质是个缓慢过程,因此钢的成分容易控制。

可以加入任何比例的废钢(当时转炉限于5%)。

碱性平炉可以不受生铁中含磷量的限制(碱性转炉要求生铁中含有足够高的磷,一般须为1.7~2%,否则氧化发热量不够,难以维持炉温;而酸性转炉则要求生铁中含量足够低,才能保证钢的良好性能)。

钢中含氮量少(转炉系空气直接吹入熔体,钢中吸收了一部分氮,易使钢变脆)。

由于具有上述优点,因此平炉发展很快,到1894年时产量已超过了转炉,达到157.5万吨,转炉钢则为153.53万吨。

电炉炼钢系用电作为热源进行炼钢,有两种形式,一是电弧炉,一是感应炉。

电弧炉——西门子于1878年首先应用电弧炉熔化废钢,但由于当时电费太贵,且电力供应不足,限制了该法的发展。1900年法国埃洛特建立了第一座工业用的电弧炼钢炉,先将生铁在碱性转炉内吹炼,去掉硅、锰及大部分碳,然后将熔体装入碱性电弧炉内进一步除磷及碳,直到达到要求的含量,这样可使每炉钢的成分基本一样。

感应炉——意大利费兰蒂于1877年最先采用高频炉熔化金属,但工业应用则始于1899年客林在瑞典建立的炉子。英国的炼钢中心设菲尔德于1907年建立了一座实验炉,可生产2吨重的钢铸件,由于1925年发明了电动发电机组,能获得比较合适的频率(500~3000周/秒),从而加速了感应炉的发展,使它逐渐取代了坩埚炉,用来生产高质量的工具钢。感应炉仅系熔化而不发生冶炼作用,因此可按照需要成分预先配好炉原料。感应加热时产生涡流,对熔体有搅动作用,使钢的成分均匀一致。

用电炉可以冶炼各种性能的合金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港岛风云再起》【言趣阁】《乃木坂的奇妙日常》《圣拳!》【八一中文网】《云朵和山先生》【微信读书】《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云鬓楚腰

云鬓楚腰

其他连载37万字

作者:白鹿谓霜

简介:陆则矜傲清贵,芝兰玉树,是全京城所有高门视作贵婿,却又都铩羽而归的存在。父亲是手握重兵的卫国公,母亲是先帝唯一的嫡公主,舅舅是当今圣上,尚在襁褓中,便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