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吕碧城
导航

第四章 段祺瑞巧解玲珑局,袁世凯毒设鸿门宴

【第1/2页】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吕碧城》最新章节。

转眼间,余复争已经在北洋武备学堂当了三年的兵。速成学堂的课程按教学场所分内堂和外场,第一年是内堂,主要教授基础理论;第二年是外场,师生进行实际操练。按专业又分为参谋、测绘、军事师范、马医、军医、军械、军需、宪兵和电信共九门,余复争进的是参谋和军械学堂。

学生考入北洋的军事学堂后,不但食宿学费全免,还有月支津贴二两银子。且如果考核合格,下一学年月银还会增加半两。除此之外,各学堂每年按例对名列前五的学生进行物资奖赏。开学时,学校原计划请朝中大员为军校的‘尚武堂’正门题赐楹联。后在段祺瑞和几位留日军官的主张下,新学新气象,改从入伍新兵及各级军官中征集对联。余复争凭借”尚父阴符,简练揣摩成一派;武侯韬略,鞠躬尽瘁法千秋”一联胜出,一入学就获得了各教官的青睐。

自那日夏萱在书房巧施欲擒故纵之计后,复争对她亦不再抗拒。第二年,夏萱就给余家添了一子,取名余平。公婆自然是百般欢喜,待她更加的好。可余忠清终究只是个教书匠,余家的日子到底清苦些。想要和儿子生活得滋润点,夏萱还要仰仗娘家人的补贴,姐妹间多有笑她嫁得贫苦的。谁知丈夫争气,每年都能拿到北洋学堂的奖学金。逢年过节,夏老爷都拿着姑爷这份朝廷恩典的银子祭祖,显得别致气派。因此无论远近,大家都开始转而羡慕夏萱,她在娘家的腰杆也更直了。

三年里,除了这次为送别好兄弟乾秀,余复争没有请过一次探亲假。一回到旌德家中,儿子余则安都会叫爸爸了,父子俩还是第一次相见。只可惜儿子尚在襁褓中时,被乳母不慎摔伤了右脚。因为害怕担责,乳母匿而不告,结果拖到学走路的时候才发现。复争看到儿子不良于行,料他长大之后无法像自己一样从军,心中难免遗憾。

当乾秀终于要远赴日本时,亲朋好友都赶来江边为他送行。父母殷殷嘱咐,姐妹们也围着他转,就连汪叔和吴妈都看不够似的盯着他瞧。临别前,碧城向他敬酒说:“弟弟,到了日本,万事小心。”她的心中有不舍和担心,但更多的其实是羡慕。她羡慕复争和弟弟身为男儿,可以海阔天空。

乾秀一饮而尽,他怕家人伤感,故意逗趣说:“姐姐,恐怕下次回来喝的就不是水酒,而是你的喜酒了吧?”一句话说得碧城作势要打他,几个女孩儿都扭头笑了。

刘梅真虽然只和吕乾秀短暂相处了几个月,但是两人一见倾心,感情已经很深。此刻来送他,碍于身份一直都躲在众人身后。直到乾秀要上船了,梅真才匆匆递给他一个包袱,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羞涩地嘱咐他说:“你要常来信。”

等到上了船,乾秀打开包袱一看,是一套按照他的身量新做的西装。他在上海的时候见人穿过,难为梅真是怎么弄到的,这得花多少心思偷偷记下他的尺寸,托人到上海赶做?再仔细看时,他发现西服领子的内侧,各绣了一个‘梅’字、一个‘乾’字。乾秀细细地抚摸着那个‘梅’字,把衣服紧紧地贴在胸前笑了。

天津。

“芝泉啊,你来看看家兄的信。”说着,袁世凯递给了段祺瑞一封打开的信,只见上面写着:

慰亭吾弟如晤:

音候虽疏,殊殷遐想。流光如矢,倏又经年,近想起居安吉,为颂为慰。

敝处义和拳民不靖,前承调兵震慑,不假时日,闾阎为宁。但僻区仍多盗贼,实非漏网流寇,竟乃有旗上大书‘毓’字者,委实多为知府毓贤纵之助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小玲建军

小玲建军

其他全本9万字

作者:空中云点

简介:丈夫常年在外,寂寞儿媳和公公同一屋檐下,一场情感纠葛,伦理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