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建中国文学的青春形象
三、重建中国文学的青春形象
不可否认,今天在青年中流行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不然我们就不能解释为什么那些消费性的文化产品受到如此热情地欢迎和追捧。由此我们想到,是什么力量支配了今天的青春文化生产,今天的青春文化的读者和观众发生了那些变化?各种现象表明,支配今天青春形象生产的最大的隐形之手是金融资本。当文化作为一种“产业”被开发以后,文化也同时成为攫取剩余价值的资源。既然是一种产业,就要遵循商品生产和消费规律。这样,文化产业一开始就不是以文艺或文学生产规律来作为行业准则的。在今天,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商品生产,出新猎奇、吸引眼球是第一要义。“注意力经济”已经广为人知深入人心。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文化产业要生产什么样的文化产品就不难理解了。比如,2011年,E.L.詹姆斯的《五十度灰》出版以来,在西方出版市场炒得沸沸扬扬,出版10个月后,一举冲上纽约时报畅销小说榜,上榜第一周即占据榜首。纸质书和电子书的销量居高不下,英美主流媒体包括网络争相报道,对其议论的热情至今仍经久不衰兴致盎然。它被称为是一部“继《达·芬奇密码》后,兰登书屋再次创造的图书销售神话”的小说,是“21世纪的口耳相传”取得巨大成功的小说,并且在英国国家图书奖评选中获得了“年度图书”大奖,等等。那么,《五十度灰》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小说?是什么原因使这部小说如此吸引读者的眼球并获得巨大的市场效益?
从小说的角度看,《五十度灰》本是一部并无惊人之举、相貌平平的通俗小说:21岁的文学女青年安娜斯塔西娅·斯迪尔临近毕业的同时也面临就业危机。此时,她受病休室友凯瑟琳之托,代表校报去采访格雷集团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格雷。在宏伟壮丽的格雷集团大厦内,初出茅庐的斯迪尔谨小慎微,她发现她的采访对象是一个典型的“高富帅”,令她大感意外的是自己的一见钟情。她试图忘掉他,回到勤工俭学的郊区五金店上班,没想到的是在这里与格雷邂逅重逢。光鲜照人的亿万富翁亲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五金店,亲自购买华盛顿州难寻的稀有商品:绳子和胶带。于是两人迅速陷入情网。小说如果沿着这条线索展开,最多也就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浪漫爱情故事。但是,走近格雷的斯迪尔发现,格雷不仅是一个腰缠万贯的企业帝国的王者,而且还是一个会品酒、会弹钢琴、有教养的优雅男士。而斯迪尔的美貌也让格雷一见倾心欲罢不能。但是,格雷很快就向斯迪尔展示了他另一面的与众不同:格雷有一间精心设计的“密室”,这间密室成为两人性爱活动的主要场所。于是,SM、性奴、虐待与被虐待等情节成为小说集中讲述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格雷的调动下,斯迪尔从不适、恐惧逐渐到接受甚至渴望。她在与格雷不正常的接触中也发现了另一个自己,抑或说是格雷塑造了另一个斯迪尔。小说最后是一个感伤的结局,这不仅因为《五十度灰》沿用了浪漫主义感伤小说的基本元素,更重要的是,那与人性相悖的性行为一开始就预示了危机的存在。这一点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始乱终弃模式并不相同。是斯迪尔主动离开了格雷,而不是格雷抛弃了斯迪尔。斯迪尔在格雷的诱导下对性虐虽然也产生了兴趣甚至期待,但是斯迪尔的承受力终还是有限的——当格雷对其诉诸暴力之后,斯迪尔再也不能忍受,她主动提出了分手。
本书的作者介绍中说,E.L.詹姆斯“从小就梦想能创作出人人都爱看的小说”。由于要照顾家人和自己的事业,这一梦想只能束之高阁。直到45岁方鼓起勇气动笔写了第一部小说《五十度灰》,并随后出版了《五十度黑》和《五十度飞》。这里的关键是E.L.詹姆斯所理解的“人人都爱看的小说”是什么样的小说。应该说《五十度灰》从一方面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格雷表面上与常人没有区别,他年轻富有帅气,博得女孩子好感甚至青睐都在情理之中。但是,这一外表掩盖下的性趣味却是常人无论如何难以理解的。但是,恰恰是没有任何性经验的天真的女大学生斯迪尔遇到了他,关键是斯迪尔不仅接受了格雷的趣味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她获得的快感也被表述得一览无余。因此,如果“常人”是被社会观念塑造出来的话,那么,“趣味”显然也是被诱导或塑造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小说对人的不确定性和多种可能性的揭示或表达,并非是空穴来风。但是,小说的本意显然不在这里。
小说全篇毫无遮掩的情色场面和描写,既是小说倍受争议的焦点,也是小说在市场畅行无阻的核心要素。我们知道,无论是贝塔斯曼、兰登书屋或全球其他知名出版商,他们对大众文化的敏锐嗅觉几乎无人能敌。有资料说:“兰登书屋在捕捉到具有市场潜力的小说内容后,发挥传统出版商的优势,主动与作者沟通并迅速签约,同时获得了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双重出版权,通过多角度和途径积极推广两种版本的图书。为庆贺《五十度灰》取得的巨大成功,兰登书屋传承贝塔斯曼与员工分享利润的合作伙伴精神,在新年来临之际奖励了全体员工,每人分得五千美金作为分红奖励。”《五十度灰》的市场神话并非独一无二。此前,在全球图书市场创下销售神话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翻译成74种语言,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累计销量达5亿多册,居历史上非宗教图书市场销售第一;《达·芬奇密码》被誉为“阴谋与惊悚被巧妙地糅合到诸多精心设置的悬念当中……众多的难解之谜,环环相扣,构成一个令人着迷的神话”,在营销中大获全胜;而《暮光之城》系列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其中隐含的情感足以震撼人心”。这些不无夸张的评论本身就是市场营销的一部分。因此,《五十度灰》的销售神话也是策划、营销和制造出来的。它是西方文化产业——图书营销策略的产物,是以不同的方式夺取读者注意力的具体实践。创意产业是不可复制的,试想,当《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暮光之城》的奇异之光黯淡之后,还有什么内容能够再次激起读者兴奋的神经呢?只有情色甚至变态的情色。情色与暴力是大众文化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源,而《五十度灰》正是以极端的方式再次利用了这一资源。它从一个方面也表达了创意产业如果一味关注市场和利润,它究竟能走多远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五十度灰》应该是一个值得认真分析、解剖的个案。它或许会成为我们从“文化产业迷思”到“文化产业超克”过渡的一个起点或诱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谁让他修仙的!》《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是兄弟就来踢球》《病案本》【小说书包】《文豪1978》《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守寡后我重生了》《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大蓝书】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孟繁华自选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