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特种弹科技知识(上)
导航

RGD—33手榴弹

RGD—33手榴弹

RGD—33攻防两用手榴弹是苏军二战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柄手榴弹,它具有攻防两用的特点,因此广受欢迎,在各兵种中都曾经大量装备使用过。由于生产数量很大,二战后部分库存还被用来支援印度支那等地区,一直到越南战争期间仍有部分继续使用。攻防两用手榴弹最早可以溯源到沙俄时期的M1914型手榴弹,RGD—33则是在一战期间改进过的M1914/30攻防两用手榴弹基础之上再次改进而成的。该弹外观比较简洁,看起来就像两个圆柱体套接而成的,一个粗短一个细长,粗短的圆柱体即是弹体,而细长的圆柱体是握柄。

与一般有柄手榴弹相比,RGD—33外观上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握柄较短;二是整个手榴弹全部由钢铁制造,没有采用其他材料,即便握柄也是如此;三是弹体外面带有一个刻有菱形花纹的破片套,这是该弹最明显的识别标志。这个破片套是可拆卸的,当手榴弹装上破片套时用作阵地防御,此时杀伤力比较大,大破片的危险界限高达100m左右。而不带破片套时,则作为进攻手榴弹使用,依靠弹体内自带的较小破片套进行杀伤。

RGD—33还有一种训练型号,弹体为整体空心铸造件,表面有几个钻孔,内部结构和发火原理与RGD—33基本相同,主要用来训练投掷者掌握该弹独特的动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结构解析

RGD—33粗看起来似乎比较简单,可详细解剖这种手榴弹后,就会发现其结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当时的同类产品。该弹的圆柱形弹体由薄铁皮卷制而成,上下分别有顶盖和底盖,与弹体采用卷边咬合工艺连接在一起。弹体中心位置有一个中心管,用于安装引信。为固定手榴弹的引信管,顶盖上还铆有一个引信管盖片,其对应的一侧铆接有固定引信管盖片的压片,引信管盖片可以旋转,以让出或封闭中心管,当处于封闭状态时,引信管盖片头部被压片压住,防止自动打开。

弹体内部装有85gTNT炸药,炸药与弹体之间还夹有3~4层由刻槽钢带构成的预制破片层,其钢带较薄,而且槽间距很小,以控制破片危险界限不致过大。外部破片套用厚钢板卷制而成,外表面刻有间距较大的菱形刻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特种弹科技知识(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天命之上

天命之上

其他连载94万字

作者:风月

简介:世界自毁灭之后重建。于危崖之上,再起万丈高楼。被称为天选者的人们活跃在现实的幕后,行走在历史的阴影中,掌握超凡脱俗的力量,领受着崇拜与敬畏。有人说他们身负天命,万中无一。可季觉对天命不感兴趣。他只想有朝一日,去看一看天命之上的风景。“……”记录者写到这里停下了笔,看向那个满手油污的汽修工:“所以,这就是你破坏国际秩序、贩卖禁忌武器、资助颠覆组织、引发两极大战、图谋暗中统治世界的理由?”“关我屁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