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晨的马蹄声
白学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汉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八月的一个凉风习习的清晨,长安城内天色隐隐约约放亮之际,大街上就响起了一阵响亮急促而又杂乱的马蹄声。
七月间发生的那场突如其来的内乱,尽管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但是,时至今日,整个长安城还处在一片惊恐之中,略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令人胆战心惊不已。
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不论大小官员还是平民百姓,心中在留有浓烈余悸的同时,也暗暗认为,这场皇室内部父子之间争权夺利的生死残杀,也许,还远远没有结束。
望着这几匹飞驰而来的高头大马,以及那些神色阴暗冷峻的骑手,一个在大街边卖早点的老头,禁不住摇了摇头,小声咕哝了一句,“亲生父子,咋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你死我活的仇人呢?”
很快,这几匹快马来到高大端庄的丞相府门前,为首一个很彪悍的汉子,动作非常利落地跃下马,疾步冲到大门前,咚咚咚地使劲敲砸大门,还粗声野气地大声嚷叫道:“开门,快开门,有紧急公务。”
这样很粗野的又急又重的敲门声,在这个很寂静的清晨传出了很远,惊得丞相府门前大槐树上的几只喜鹊,展开翅膀,戛戛地尖叫着,惊慌失措地飞向远处。
很快,沉重的大门打开了,老门房卫富看清来人阴狠的面孔后,脸上即刻堆满谦卑的笑容,用沙哑的嗓音说:“卫大人,你快请进。”
他知道,这个很剽悍的汉子叫卫伉,是已经故去的长平侯卫青卫大将军的长子,也是自己的堂兄,现今担任羽林骑左统领,很受汉武帝刘彻宠信。
卫伉冷冷地很不满地瞥了一眼卫富,鼻孔里随即发出一声重重的冷哼,也不说话,就带领那几个很是骄横的羽林郎,大摇大摆声气凌人地踏进了丞相府。
这个时候,丞相公孙贺刚刚从后花园活动完身体,正在书房里很认真地练字。今年,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戎马倥偬一生,身子骨很是结实耐用。
自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正月,前丞相石庆突然不明不白的死后,汉武帝就加封昔日的太子舍人公孙贺为葛绎侯,并下诏其续任丞相之职,已经有十来个年头了。
在担任大汉王朝丞相的这些岁月里,公孙贺一贯与以前做太子舍人时期一样,处处小心时时谨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还是不时地受到武帝的谴责训斥,令他很是担忧恐惧。
当初,朝堂之上,当着百官的面,听见武帝要自己担任丞相的那一瞬间,公孙贺心惊肉跳汗流浃背,急忙以首叩地,痛哭流涕地再三推辞。
臣自小生长的荒漠边地陇西郡,出身低微,学识浅陋,又长期在军队里任职,只知刀枪厮杀,不知如何治理国家,实在担当不了丞相之职,还请陛下另选贤明通达之人。
尽管这几句话说的很实在很冠冕堂皇,也很婉转得体,无奈,武帝的决心已定,好言好语安慰鼓励之余,又吩咐手下人赶紧扶起这位未来的大汉王朝的丞相。
后来,见其竟然长跪不起,态度很坚定地反复推辞,武帝心里顿时涌起一丝不快,脸色阴沉,冷眼紧紧注视了对方一会儿,最后,竟没有再说一句话,就恨恨地拂袖离开了朝堂。
一时间,朝堂之上鸦雀无声,寂静的能够听见空气的流动声。群臣都一眼不眨地紧盯着伏地抽泣的公孙贺,不约而同地暗暗替他担心起来。
在这种很尴尬难堪的情况下,熟知皇帝秉性的公孙贺,还能再说啥话呢?汗流浃背,抖抖索索,叩头如小鸡啄碎米,只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接受了那颗极其沉重的相印。
公孙贺担任丞相不久,原先由其担任的太仆之位空缺。很快,武帝又将自己的外甥,也就是公孙贺的长子,时为侍中的公孙敬声擢升为太仆。
父子两人同列朝堂九卿之位,公孙家族满门风光无限,不仅引得百官纷纷侧目羡慕不已,就是在乡野民间,也议论纷纷,说公孙家的祖坟头上冒青烟了。
如今,十来年时间一晃过去了,但在今天这个略有寒意的清晨,回想起当时在朝堂上的那幕情景,公孙贺还是心有余悸,禁不住很感慨地吐了一口长气,心想,伴君如伴虎,此言果真不假。
感慨过后,他顺手拿起那支心爱的狼毫毛笔,饱蘸浓墨,神态凝重,略一沉思,笔走龙蛇,在一方洁白的丝帛上很肆意挥洒起来。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