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回到明朝做皇父
导航

第65章 礼仪之争(上)

这个张太后与朱厚熜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张太后,是弘治皇帝的皇后,正德皇帝的生母。但却将其年仅十四的朱厚熜一手捧上帝位,对其是用心教诲,但却二人之间关系是极差的。

原因在其即位初期,嘉靖还未坐稳帝位。张太后在其大婚选后上面,多次干预嘉靖帝,为其包办婚姻,惹的嘉靖不满,但却因初即位,帝位不稳,便隐忍了下来。当然这也就导致了嘉靖帝一生曾数次废后。

再加上嘉靖帝此人本身就是属于刻薄寡恩之徒,这辈子除了对自己生母蒋氏宽容大方之外,其余无论是对宫廷后妃,还是文武百官,宫中奴婢全都刻薄之至。

自生母蒋氏于嘉靖十七年夢逝,自己再无顾忌,就连一手捧自己上位的张太后宫中每月岁银都减免大半,还美其名曰国库空虚,身为太后,更须得以身作则,勤俭节约。为这事朝臣不少上书谏言,然嘉靖都当作看不见一般。

所以今日在这大殿上便为了个“礼”字与群臣是硬杠上了,朝中文武百官均是读圣贤书,两榜进士出身,均讲究一个“礼”字,按规矩她张太后,是做过孝宗皇帝的正牌皇后,又是武宗皇帝的生母昭圣皇太后,于情于理都该以皇太后之尊举行相同规格葬礼。

首先便是京官、外省官、内外命妇、军民皆要身着丧服。

除此外,自丧葬日起,京城内外不得宰杀牲畜;停止音乐和祭祀活动三日;祭告祭告太庙,遣官祭祀金水桥、午门、钟山等神灵。皇帝亲赴几筵殿祭祀。百官着丧服赴朝阳门外奉辞。

丧礼当日,皇太后灵柩安放于皇堂,皇帝以玄缠玉璧行奉辞礼。安葬皇太后灵柩。神主还宫百官素服于朝阳门外迎接皇太后神主还宫,行奉慰礼。

皇帝于几筵殿行醴撰祭,并遣官告谢钟山神。哭拜后将神主安放于太庙,行树享礼。丧满百日,皇帝缀朝,祭几筵殿,东宫、亲王、妃、主以牲醴祭拜,百官素服行奉慰礼,最后安葬于孝宗皇帝泰陵与之合葬。

但是嘉靖帝由于与张太后关系极差,在世时张太后就不受嘉靖帝的待见,你要他朱厚熜把她当成亲娘一般披麻戴孝又是去太庙祭拜,又是亲赴几筵殿祭祀。就算是普通人你要让他为关系不好的堂母如此尽孝,打死他都不愿意,更何况他是皇帝。

于是朱厚熜便想明里暗里将葬礼规格降低,这不,今日在大殿上,他以朝廷国库空虚为由提议,想将张太后的葬礼规格由皇太后降为太妃。这中间的等级区别相差就大了,犹如正妻与妾室的差距。

朝臣们当然不干了,一个个心想:“你当年把你没当过皇帝的亲爹,没做过皇后、太后的老妈全都给上皇帝、皇后尊号,以皇帝、皇后之尊下葬了,还在太庙旁边单独起了一庙宇祭祀你亲爹亲妈,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忍了”。

“但是你今日这也太过分了,你本来就是捡了人家孝宗、武宗皇帝一脉的便宜,如今人家老婆,亲妈死了,你就连个该有的葬礼都不给,这也太欺负人了,纯属吃了奶后忘了娘”。

所以今日这大殿上,是好不热闹,往常已经温顺如绵羊般的大臣们,今日是拒死抵抗,甚至有种你要是执意如此,大家全部辞官走人跟你拼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到明朝做皇父》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抗日之兵魂传说

抗日之兵魂传说

历史连载1073万字

作者:丑牛1985

简介:【内容简介】: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日军高官说道;“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你怎么不派人跟着。”政委说道;“别让二愣子知道了!要不完了。”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二愣子抗日》改名为《抗日之兵魂传说》。各位看官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