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适应
【第1/2页】
治愈系吴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吴非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好,毕竟是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心情的平复,并不是靠想就可以了的。所以第一天吴非的状态很差,自然,训练的效果也不太好。但是毕竟每年都有像吴非这样的新的小球员来到这里参加集训,所以集训中心的人也是见怪不怪,并且很温柔的、耐心的帮助吴非熟悉集训的流程和训练的强度。
“我刚来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冯天河是这么安慰吴非的。
在这里参加集训的小球手,包括吴非和冯天河在内,一共有10人,这是男队这边。女队也在一起集训,但是分开两个场地。在那个半场,只有6个小选手在参加集训。
而且中,吴非看到了一个很熟悉的身影,他没有贸然去搭话,因为光是训练,就已经让他精疲力尽了。
冯天河在吃完晚饭之后,就出去进行散步了,在寝室里,只有吴非一个人躺在床上。他一动都不想动,冯天河所说的、赵亮所说的那些东西,吴非连关注的心思都没有。
光是训练的强度,就已经耗尽了吴非所有的心力。
无论是体能训练,还是力量训练,吴非都跟不上进度。虽然吴非自小学习乒乓球,但是因为年龄关系,他还从没有系统性的锻炼,只是在练习技巧,磨练球性。
用刘领辉的说法是,这第一天的训练是最艰苦的,因为他们要摸透来参加集训的小选手的身体状态、技术水平以及打法特点。所以会全方位的进行‘棚顶测试’,来检测所有小球员的素质潜力。
潜力是次要的,主要是素质和发展方向。
“你们要知道,来这里训练只是你们人生中一个小小的插曲,我们会尽力做好我们可能做的事情,帮你们制定适合你们的训练计划,和职业规划建议,但是未来可以走到哪一步还要看你们自己的努力和机遇。”
虽然大家都这么说,但是第一天的训练就无法适应还是让吴非感到有些丧气。吴非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机遇。
因为所有人都很努力,自己尽最大的努力的努力,也不过是普通水平。
趴在床上的吴非想了半天,觉得还是要总结一下今天的训练。
总体来说,吴非对于自己的身体素质方面还算是比较满意,毕竟年龄小,还不适宜加强力量训练,但是耐力训练的部分,吴非表现还是可以的。
这要归功于吴非的父亲,坚持不懈的带着吴非在小区的公园中晨跑,这样吴非在耐力上还有不错的表现……虽然因为之前受伤的原因,和其他人相比也不尽如人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