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抗日之前方后方遥相联动
导航

第001章 棉花专家

家主西山鸡窝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937年。华北平原。夏天。黄昏。】

郑鹤轩徜徉在一望无际的棉田旷野中,英俊帅气的脸上绽放着惬意的笑容。

脚下的这片棉花,是郑鹤轩用心血凝聚起来的成果,当他从遥远的英伦半岛,那个存续辉煌了整整一个世纪,也引领世界高科技一个世纪的大不列颠帝国学成回国,把种植棉花的技术带回祖国,在华北平原十家楼这块土地上试种成功后,30岁的郑鹤轩才像临床分娩后的产妇,长长叹了一口气。

只剩下半张脸庞的夕阳,神情漠然地龟缩在西天尽头,狗一样的的山体相互挤压着把夕阳残留的一缕光芒遮挡住后,天地间便是一阵昏暗。

刺破山体的残阳光芒竟是那样的神采熠熠。火热鲜亮,将一大片一大片的云朵涂抹成血红色,血红色的云朵在夕阳余晖的浸染下凝聚成亢奋的鲜血,一滴一滴从天空倾洒在大地之上。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三年多的时间,郑鹤轩就是和十家楼的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直到在还很贫瘠的土地上种植出高产棉花。

十家楼这地儿是生产小麦的肥田沃土,可是以前种植的棉花亩产最多只有三四十斤,低劣的产量,使百分之九十的老百姓不愿意种植这种絮繁的经济作物。

郑鹤轩的到来,彻底转变了十家楼老百姓的种植观念。

当然了,种植观念的转变,是建立在棉花亩产超过百斤的基础上,这是郑鹤轩辛苦劳作的结果,也是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郑鹤轩在十家楼种植的棉花亩产超过600斤,600斤的棉花产量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前半叶并不是新闻。

新疆建设兵团一亩棉田的产量甚至达到1200斤,可是在二十世纪30年代,全世界的棉花亩产最高也就四五百斤,郑鹤轩能在华北平原试验成功亩产600斤的棉花产量,已经破迪尼斯纪录。

郑鹤轩的高产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英国人将棉花引植到英伦半岛,郑鹤轩又将英国人的技术和籽种引进到十家楼。

棉花在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

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

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

600斤的棉花产量一经公布,立即轰动四方,当地政府在村中给郑鹤轩摆了一席猪肉宴,中央政府也任命郑鹤轩为农产调整委员会技术专员,棉业处主任。

凝望着花蕾饱满,鲜花片片的棉花田野,郑鹤轩吟唱了一曲《四季歌》。

郑鹤轩一边吟唱,一边在夕阳余晖中的棉田里行进,用修长的手指抚摸着身边的棉花骨朵。

一朵朵绽放开来的棉花骨朵向郑鹤轩点头致敬,粗壮健硕的棉花枝干甚至拽住郑鹤轩的腿脚,不让这位从英国留学归来实验成功高产棉花的生物博士离开。

不错,郑鹤轩是归国博士,为了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才去英伦半岛学习的,而和他一同前往英国的,是纺织大王容天尊的千金容诗棉。

容天尊是著名民族资本家,以纺织而闻名天下,但国内棉花资源每每告罄,容天尊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

为了使国内的棉花产量能上一个新台阶,容天尊让自己还在上海学医的二闺女远赴英伦半岛学习棉花栽培种植技术,还给她改名“丝棉”。

但容丝棉去了英国后,感到丝棉二字有点俗气,便就改作诗棉。

郑鹤轩是在英伦半岛留学期间和容诗棉相识的,两个意气相投的年轻人从相识到相知,又道相恋,成为一对情投意合的恋人。

从英国回国后,郑鹤轩和容诗棉结伴来到华北平原上的十家楼,半年前容诗棉回上海探望父母,说好了要在最近几天回十家楼来,郑鹤轩每天都在等待容诗棉的到来。

想着心爱的人儿就要回到身边,看着遍地开满色泽鲜艳的棉花,郑鹤轩只觉自己插上翅膀欲飞九天云顶。

郑鹤轩在棉田里转悠着,思索着,不禁心头一怔,对眼下的形势产生了重重忧虑。

早在几年前,居住太平洋小岛上的倭国人便就蠢蠢欲动,仿佛非洲草原上一群红了眼睛的鬣狗,觊觎着丰腴富饶的华夏大地,贼遛子似地强占了东北全境,让大和民族的百姓向东北迁徙,这种把异乡做故乡的强盗行径,遭到东北人民的强烈反抗。

东北全境的沦陷,使华夏民族愤怒到极点,时起彼伏的枪声、炮声不断地从北山黑水那边疯传过来。

枪炮声中,日本侵略者的马队、坦克、车辆,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列成方阵的炮队,挑着膏药旗的武士,脚蹬翻毛皮鞋踢着重步的士兵,杀气腾腾,在中国土地上横冲直撞,城市、乡村全都在痛苦的滴血

不屈的东北军民与侵略者展开了誓死的抗争,山岗、平原、长城、古道,枪弹、炮弹、手榴弹雨点般飞向敌人窝巢。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日本人一旦继续向西,那郑鹤轩的棉花种植实验也只能束之高阁。

郑鹤轩把日本人的暴行回想一番,不禁义愤填膺地握紧拳头怒道:“小日本,郑鹤轩和你们势不两立!”

……

夜幕包围了十家楼,村落里这儿那儿传出牛呣马嘶的声音,郑鹤轩离开棉花地,回到住所,吃罢晚饭,在煤油灯下看了一阵子报纸,便就打寝安歇。

黎明时,一阵宏厚、急促的喊声打破村落里的寂静:“老少爷儿们,日本人打过来喽,快收拾行李物准备逃难吧”

喊话的是十家楼联保处主任邓万秋,邓万秋喊完话,急切地挨家逐户敲门砸窗子:“起来起来快起来,鬼子兵打到家门口了还睡什么懒觉?”

村落里顿时乱作一片,几家大户的门几乎同时打开来,十几个男人女人急急惶惶从门洞里走出来,七嘴八舌异口同声地问:“邓主任,咋回事嘛?”

正在敲一户门窗的邓万秋回过头来,向前走了几步:“我刚从涿州回来,国军和日本人接上火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相关小说推荐

1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历史连载541万字

作者:昆吾

简介:【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