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高楼尽处是天涯》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暑假后新的学期,林西平要到庾阳镇第一中学任教了。这是暑假末的一次全镇教师工作会议上,邢介生邢副主任亲自宣布的。之前,汪明海将西平叫到镇教委的主任室里,满面笑容地对他说:“一年来工作的不错,教委本着人才不能埋没,最大限度地给青年人发展空间的原则,通过教委的反复研究,做了这样的决定。同时,我已经给一中刘校长说了你的情况,谁知他更是赏识你!即刻给你安排了许多重要的工作,刘校长也是语文教学方面的专家。你到那里好好工作,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林西平激动万分,浑身的热血沸腾,连声说:“谢谢汪主任,我决不会让您失望!”
“啊,对了,顺便给李书记捎个好,我们也是老朋友了,前几天他给我通了电话,我倍感亲切,你要干出成绩来,我还会让你到更高的领导岗位上锻炼锻炼。”
林西平频频地点头,他把这些暖心的话语统统塞进自己的心窝窝里。庾阳镇第一中学,不再是偏僻寂寞的小学校了,这是庾阳镇的最高学府,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培养了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据说镇政府里面的除了镇长书记不是从这学校里毕业的以外,其余的凡是庾阳籍的机关领导,都是经过这里的培养。现今这里共具有四十余个初中教学班,在校学生逾过两千人,教职员工超过一百五十余人。“这里最是人才济济之地,在这里想搞出一点成绩来,不下一番功夫看来是不可能的。”
林西平这样想。这些日子,他生活在幸福的怀抱中,他自上任以后,在一次全校的教职工大会上,他被任命为初一级部的级部主任,担任一班班主任,校团委书记,校园《凌霄花》文学社社长。他高涨起他的所有的热情,将每一件事情要做到尽善尽美。走在庾阳一中的角角落落,他觉得生活不再枯燥,不再空寂,他热爱这个地方,他热爱他所从事的各项工作,在已走到他的人生边缘上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上帝给予他的最好的恩赐了。回到家里,他精心侍侯自己心爱的妻子,想法设法去做她所喜欢的饭菜。有时候是在睡觉以后,他轻轻地躺在若凤的身旁,拿耳朵放在她的小腹的上面,去聆听那里面的动静。他盼望那小生命快快地诞生,他知道,他的生命的延续部分就在那里。他把脸贴在若凤的脸上,说:“感谢你,若凤。有了你,我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往往是带着这些醉人地微笑甜甜地进入梦乡的。他的办公室设在办公楼顶楼的最西面一间狭小的屋子里。这是一间由厕所改制而成的办公室,仅仅因为教室欠缺的缘故。厕所也是一直没有用过的,上面挂一“团委”标牌,证明了这是团委书记办公的地方,同时也是初一级部主任办公的地方。与他一起在这里办公的,还有学校本级部的音美教师。音美教师多是在各自的实训室,很少回来,直到天冷时候或是期末考试的前一个月里,学校集中精力抓文化课复习的时候,他们才停课往这里来久居的。因此,这间办公室多数的时间仍是他的独处了。他的隔壁,是初一级部的大办公室,除却林西平和音美教师外,所有这个年级的其他任课教师都在这里,感觉是非常的拥挤。刘端成曾经就他的这个级部对他颇为教导了一番:说他把自己最重视的初一级部和初三级部,让两个他信任的人来管理:初一级部是学校教育的开端,就像农民们初春的播种插秧时节,是起步阶段,要让学生形成一切具有庾阳一中精神的学生风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时候,小学校里的恶习必须清除,时间不要太长,两周之内绝要适应中学生活,及早进入正确的轨道。学校要求级部主任靠上,班主任镖上,任课老师跟上。“学生可塑性强,捏个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责任重大!初三级部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展示,看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毕业班的升学率最有说服力:考上多少重点高中,考上多少普通高中,还有多少中专学生以及多少职专学生,统计起来一看,谁好谁差就一目了然了。“所以我把这两个级部交给你和家辉,心里是踏实的。家辉是我的学生,自小就聪慧过人,是我一手栽培。十八岁中师毕了业,应该比你稍小一些。此人爱钻研,业务很精。尽管直率爱说,但是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内存的干劲我是清楚的。对于你,我更欣赏你的才华,是一块可造就的料,从初一级部开始教上去。因此我想给你一个更多的发展平台,让你把人生的这台大戏唱好,不能将人生目标局限于成为一个教书匠、一个校长、一个教委主任;我们庾阳一中更应该培养出色的教育家!”
林西平对此是感激的。不过,业务副校长陈莲英也不免对他的工作有不放心的地方说:“这个级部的教师年龄参差不齐,老教师偏多,虽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方法陈旧,都是旧式的教育方法,严而且厉,不容易与学生沟通,争强好胜,始终坚持‘板子响,学问长’信念。特别是这级部里有几位强硬派老教师,不服管教。从事教育事业一辈子,综合算来才最后发现,就没有一个会给他们做校长的。他们几个都是‘工农兵大学生’,金圣满老师外号‘活字典’,天文地理无所不晓,诗词书画无所不通,甚至全镇人事关系条理分明;李进奎老师外号‘犟劲李’,不论你提出什么命题,他总会有若干个和你相反的例证与你争辩。他自信自己‘捂住半个嘴也会辩胜’。王泽山老师就是看不惯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动辄牢骚满腹,人送外号‘牢骚王’,三人都有极高的教学水平,庾阳镇每年一度的教学质量分析会,获奖教师名单上都会有他们的名字。但完全不知道出于什么的因素,似乎从他们出生时候起,都已经形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情,一旦有不公平的事情犯在心里,他们绝不轻易放弃,总要争个你死我活。领导们都厌惧他们!那个时代的他们同学大多做官为宦,而三人一生漂泊在庾阳的教育战线上,全镇的中小学校绕了几个遍,走在哪里校长们都不愿收留!刘校长让他们到庾阳一中来的原因,一则因为他们年龄大,临近退休了。最关键的是汪主任的三番动员,说为了上级各方的面子勉强把他们收留下来;同时,还有两个年老的女教师潘玉琴、黄光莲,也有同样的毛病,潘玉琴仗着老公办企业成为暴发户,黄光莲则由于具备中国台湾富商的老爹而做了市政协委员,同样地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尽是看领导的短处,捕风捉影地叽喳事,从而成为了学校的‘麻烦制造源’。”
“你要注重方法,把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这些人教学方面没得说,抓教材基本知识稳、抓重点难点准、抓学生狠。就是脾气不行,事情一旦不合他们的意,个个像雄狮跳蚤,弄的学校上下不宁,尽让领导难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七零男主恶毒小妈,但躺赢》《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满级老祖在人间》【齐齐读】《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洞中避难所》《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带着超市大逃亡》《竞选神明》
翁玄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